大婚是一件很轟動之事,尤其是士族,十里紅妝更是引人注目,陶勒的妻子是臨川大族,其父也是正經的進士出身,只不過志不在為官,回到臨川接手了祖父傳下來的學館,是臨川極其有威望的大儒。
沈羲和身份特殊,不能去外面觀禮,否則引得客人們拘謹,讓婚禮變得不夠熱鬧盡興,就是她的不是了。陶成和陶元兄弟比起婚禮的熱鬧,更擔心的是人多眼雜,沈羲和的安危。
耳邊鞭炮聲連天,即便是在後院,也能夠聽到起鬨叫好聲,被這一番喜慶感染,沈羲和看著枯敗的枝頭也露出來柔和淡雅的溫柔笑意。
紅玉跑去前面全程看到尾,用心記下之後回來對沈羲和一一講述,權當是沈羲和也全程觀了禮。
暮色四合,沈羲和又收到了蕭華雍的回信,只有一句話。
雪向梅枝枝頭豔,心慕明月月不見。
依然還有一根青絲。
珍珠挺欽佩郡主,面對太子殿下每日示愛,竟然能夠不動如山,也沒有不耐。第一封信的時候還有些氣惱,之後都能等閒視之,看完確定沒有錯漏有關步世子的訊息,就將之燒了。
“吩咐下去,後日啟程,我要自歷陽郡繞道。”沈羲和對珍珠道。
珍珠不動聲色抬了抬眉:“諾。”
郡主其實心裡對太子殿下雖無情愛,其實也與旁人不同吧。否則以她的性子,是不會為任何人打亂自己的行程,前幾日才說要多留兩日才啟程,等墨玉傳來歷陽的訊息。
只不過這份不同,到底是因太子殿下對郡主有恩,或是郡主已經向陛下表明要嫁太子殿下的心思,還是旁的,珍珠便不得而知。
隔日,新婦給公婆見禮的時候,沈羲和倒是去了,新婦是個長相溫婉柔美的女主,言語之時輕聲細語,不疾不徐,一股子的文雅書卷氣,令人頓生好感。
“妾給郡主請……”
“三嫂多禮。”沈羲和親自扶住她,“我與三表兄只是兄妹。”
身份什麼的都是做給外人看的。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往年念及之處,總是難以想出是何等風華絕代的美人才擔得起這般稱讚,今日見了郡主,方覺先輩誠不欺我。”李氏輕聲讚美沈羲和。
沈羲和不是個喜歡與人互誇的性子,她微微一笑:“嫂嫂謬讚。”
李氏眼底依然閃爍著月華暈染般柔美的光,她從婢女手上接過一個雕花紫檀木錦盒:“我不知郡主喜好,問了三郎選了此物,望郡主喜歡。”
沈羲和接過,並沒有當眾開啟:“兄嫂相贈,必是可心之物。”
李氏還要見小表弟,讓後要和陶勒去見族中親友,只說了晚些時候尋沈羲和說話,就和陶勒繼續見禮。
沈羲和回到屋子裡才開啟盒子,是一個極其漂亮的手鐲——玉勾雲紋瑗。
玉是青玉,整體褐色沁,勾連雲紋,雕琢精細。
沈羲和將之拿起來,玉質的冰涼讓沈羲和心思一動:“取我的香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