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雖然不輕視女郎,但也沒有覺著女郎能夠擁有這樣的魄力和手腕,在他固有的潛意識裡,女郎終究還是要依附兒郎。
“殿下,您說太子殿下是否知曉自己身中奇毒?”幕僚問。
蕭長彥頓了頓,亦有些不確定:“應是知曉。”
他更偏向於蕭華雍知曉,真是因為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又真心傾慕沈羲和,才會事事順從她,對她有求必應。
“可有查出沈氏如何運糧?”蕭長彥問。
幕僚垂首:“殿下,沈氏手下精銳不少,便是我們的影衛對上,也未必討得了好。”
蕭長彥微驚,影衛是他一手培養出來,這些人個個都是能征善戰且獨當一面的精兵,沒有想到幕僚對沈羲和手下的人評價如此之高,看來是派人打探沈羲和行徑時與之交手了。
抿了抿唇,蕭長彥道:“把人都撤回來,不用再探。”
看沈羲和的架勢,也是不會再給他機會接手賑災之事,沈羲和的法子遲早會顯露出來,他等一等便是,用不著真的動用影衛與之周旋。
“十二弟那邊可有動靜?”蕭長彥又問。
幕僚也是疑惑不解地搖頭,按理說應該有人去救燕王才是,可到了現在,東宮夫婦與信王都已經入了城,二人都好似深信燕王是在臨縣賑災,沒有絲毫舉動。
皺了皺眉,蕭長彥只得吩咐:“盯著便是。”
現在他們只能以靜制動,不可輕舉妄動,
一心靜待的蕭長彥被沈羲和接下來的舉動再一次弄得一頭霧水,她好似真的把事情都交給了蕭長卿,蕭長卿勤勤懇懇開始瞭解縣內的一切與賑災相關事宜。
沈羲和卻好似成了賢惠妻子,只留在蕭華雍身邊,近身照顧,不理外間之事。
縣內的存糧本就捉襟見肘,沈羲和又切斷了他們從大戶之中冠冕堂皇獲取救濟之路,故而百姓的伙食日益下降,才不過三日,百姓已經不能每頓吃飽,只能吃個半飽。
蕭長彥之前特意散佈出去的訊息,也在每日飲食越發差的百姓之中萌芽,所謂升米恩鬥米仇,大抵就是這個意思。
之前有大戶掏出家底,讓他們每日都能吃飽,雖然不是大魚大肉,但許多從貧瘠之處牽出來的來農往日在家裡也未必敢這樣吃。
驟然間,他們開始吃不飽,心中自然開始積怨,壓根想不到之前是旁人養著他們,只覺著是沈羲和多管閒事,拿了這些有錢人的錢財,替這些搜刮民脂民膏的富戶撐腰,才導致他們現在食不果腹。
最開始蕭長彥會讓這些富戶掏家底,就是因為有人洗劫富戶,他們惡向膽邊生,也覺著應該這樣讓沈羲和妥協一次,故而這天夜裡,不少人集結,挑選了城裡一家鄉紳,趁熱偷襲。
然而事實卻是他們連大門都沒有闖進去,先前之人能夠那麼順利,是蕭長彥派了自己的人混入其中,真正的災民不過是充數罷了,為的是讓這件事看起來確實是災民所為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