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封書信不難看出,當時餘項深以為蕭長彥會信了他的情報,依計行事,於向東攔截沈雲安與步疏林。
然而萬萬沒有想到,蕭長彥率領大軍去了追擊向西,釀成無可挽回的大禍。
蕭長彥閉了閉眼,與喜歡垂死掙扎的蕭長旻不同,他一眼就看出這是個無解的局,任他如何辯解,都改變不了就是他決策失誤的事實。
他深深叩首,額頭觸地:“是兒無能,自作聰明,致使誤判,大錯鑄成,無可更改,兒願領罰。”
就在昨日,蕭長旻才在這裡如困獸一般百般狡辯,卻多說多錯,越是深查越能將他謀逆之罪釘死。
今日蕭長彥跪在這裡,無一贅詞,乾乾脆脆認了罪,截然不同的反應,讓失望透頂的祐寧帝胸口積壓的怒氣減輕了些許。
“朕給你五千人,只活下來不足百餘人。”這還是明面上給的,不算上神勇軍。
祐寧帝說不出的疲憊:“人死了,你連敵人都沒有捅出來,什麼身份,由何而來?什麼都沒有,你就是打了一場自取滅亡的仗!”
沈雲安的人沒有葬送麼?自然是有的,只不過他們有備而來,死傷不大,且這些人在江河之中,與神勇軍和蕭長彥的護衛混作一團,這兩方人不能深查來歷,自然就不能獨下令去查另外一方人,所以這件事情就不得不這樣不了了之。
戎馬一生,機關算盡,登頂至尊的祐寧帝,哪怕當年困頓與西北都不曾這樣憋屈過。
“兒羞愧,懇請陛下重罰。”蕭長彥重重磕了一個頭。
“你便沒有話要說與朕?”祐寧帝問。
蕭長彥頓了頓:“兒無話可說。”
說什麼呢?將事情從頭到尾說一遍,難道要將自己身邊有擅攝魂術的事情一併告知陛下?說了又有什麼意義?
改變不了他失職的事實,追擊沈雲安本就不能擺在明面上說出來,因為沒有證據。
他應受的懲罰,不會因為說了這些而減輕,只會將自己僅剩的籌碼攤開。
祐寧帝一手撐住御案,抬手捏了捏鼻樑,興意闌珊地罷了罷手:“你退下吧……”
“兒告退。”蕭長彥聽話地行禮退下。
他的過失,陛下沒有決斷,這是要等到明日朝會,由大臣商議諫言之後定論。
蕭長彥雖然失誤,導致朝廷損失慘重,鬧得岷江周邊百姓人心惶惶,卻到底罪不至死。
幾方勢力撕扯了一個上午,最終的結果就是蕭長彥成了一個閒散王爺,不但失了安南的兵權,也徹底觸碰不到權利的中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