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用說了。”皇帝擺擺手打斷了吳閣老,隨即笑容可掬地問道,“吳卿,你說如果朕任用王傑為宣大總督,這個任命如何?”
哪怕已經隱隱約約猜到了,可皇帝這麼快提出來,吳閣老不禁有些躊躇。王傑的能力,已經在一任任地方官的過程中有目共睹,而王傑的品行和節操,只要看人在順天府尹任上那不怕得罪人的強勢,也能夠確認無疑。然而,他眼下卻著實擔心,這會不會太矯枉過正。
按照朱廷芳的說法,趙國公朱涇已經殺了一批,這要是王傑跑過去再殺個人頭滾滾……
想到這裡,吳閣老不禁有些幽怨地掃了一眼張壽——你怎麼就提出這麼一個麻煩人選呢?
但吳閣老的猶豫並沒有維持太久,只是片刻,他就已經做出了決斷。他肅然舉手一揖,隨即沉聲說道:“皇上,臣覺得王大尹這個人選非常合適。然而,宣大總督乃是要職,卻也是最煩亂棘手的要職,臣認為王大尹應該要多帶幾個幫手。”
他說著斜睨張壽,意味深長地說:“臣聽說,張博士在融水村教過的一個學生,很得王大尹賞識,沒幾個月就已經從白衣令史直擢戶房典吏?這樣一個精通算學的好苗子,何妨讓他跟著王大尹去上任?”
見張壽微微一怔,他不等對方反應就連珠炮似的說出了接下來的話。
“而九章堂的那些監生們大多出自寒門,又沒有功名,何妨也挑選兩三個人跟隨王大尹去歷練一下?當然,時間不用太長,兩三個月輪換一次,這樣的歷練,總能勝過閉門造車!”
吳閣老都已經把話說到這份上,就連不願意動腦子如朱瑩,都已經明白了他的言下之意,更何況皇帝和朱廷傑?
然而,皇帝是感慨吳閣老卯足了勁把推薦王傑的張壽拖下水。至於朱廷傑,他直到現在方才意識到,祖母和繼母都已經認定的他這未來妹婿,竟然已經隱隱有了屬於自己的小小勢力,竟然已經漸成氣候。
“皇上,吳閣老這個建議……臣也很贊成!”
張壽笑吟吟地說了一句,對著吳閣老微微一點頭,眼見人表情瞬間有些僵硬,他就若無其事地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更何況如果只是做那些和實際脫節的題目,不能學以致用,那縱使皇帝支援九章堂,別人也會在背後覺得那是虛耗錢糧。”
因為如今的數學又不像經史,只做理論研究,根本就不可能。
“那好,就依吳卿和張卿所言。”
眼見皇帝一錘定音,吳閣老忍不住有一種搬起石頭砸了自己腳的錯覺,心裡非常不確定自己的推薦到底是遂了張壽的心願呢,還是給人造成了麻煩。作為土生土長的山西大同人,哪怕出身小地主,可他哪裡會不知道某些大將和本地商人是什麼德行。
當下,他只能無可奈何地說道:“既如此,臣先行告退。”
見吳閣老心事重重地這就要告退離去,朱瑩忍不住輕輕拉了拉張壽的袖子,得到的卻是張壽一個讓她姑且別出聲的眼神的。果然,下一刻,皇帝就突然問道:“對了,吳卿跟著這些小字輩一塊進來,是有事對朕說?”
吳閣老先是微微一愣,隨即就忍不住暗罵自己簡直是昏了頭,聽別人說事,結果把自己的正事給忘了!他連忙轉過身來,有些尷尬地再次一揖行禮道:“臣兼管禮部,這是來替禮部轉奏大皇子和二皇子選妃之事的。終選的十二位姑娘目前正在教習禮儀,這大過年的……”
沒等吳閣老把話說完,皇帝就笑眯眯地說:“這終選畢竟還不是最後給朕過目後的終選,而且又撞上了過年,把她們先送回去吧,讓她們好好和家人團圓過個年。唔,把宮中太后派給她們的宮人內侍也派過去跟著,讓他們多分心看著一點。”
關於這個話題,吳閣老本來有挺多話要說,可此時他卻一個字都不願意多講了,當下就匆匆告退離開,去消化王傑那個煞星即將光臨他家鄉的訊息。而他這一走,朱瑩就完全放鬆了下來,當下就連忙湊到皇帝身邊。
“皇上,我大哥這樣甘冒奇險,建功立業,你可得好好賞他!”
朱廷芳一張臉頓時紅成了蝦子,下意識地阻止道:“瑩瑩,別瞎說!”
張壽只覺得,逗這個看似冷峻的準大舅哥很有意思,看到朱瑩使勁對他打眼色,他就橫插一槓子道:“皇上,之前在趙國公府慶安堂,九姨一眼就看破了朱大公子身上……”
還沒等他把話說完,朱廷芳就惱羞成怒地叫道:“張壽,你不要多管閒事,不許胡說八道!我自己的事情我比誰都清楚……”
“你清楚,但是朕不清楚。”皇帝嘴角微微一勾,隨即不容置疑地吩咐道,“柳楓,給朕把太醫院陳院使叫來!就說……嗯,就說瑩瑩頭疼病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