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六十九章 多事之秋

不僅是首鋼NEC那邊,羨慕東芯,包括國內半導體行業的老大哥華晶,看到東芯自己的晶片廠開工的訊息時,甚至是有些破防。

華晶折騰了這麼多年,終於艱難量產,但建成即落伍,現在華晶最先進的產線,才是6英寸,主要執行的還是日苯、德國引進的4英寸、5英寸產線,但不論是4、5還是6英寸的產線,放眼世界,都是買的國外被淘汰的二手產線。

成立這幾年來,不論全球半導體行情如何,反正華晶是年年賠,因為它的技術,還有產能,註定只能吃一些邊角料晶片訂單,肥單輪不到它,它也幹不了,今年預計最少虧損超過一億,已經是基本確定的了。

眼看著後面的小老弟,一個個超越自己,東芯直接上馬8英寸的晶片廠,這讓6英寸還有些搞不定的華晶,怎麼能不破防。

尤其是東芯的總經理,吳新屹還是出身華晶的大將,這讓華晶更是格外尷尬,畢竟吳新屹在華晶什麼表現,到了東芯是力挽狂瀾。

兩相對比之下,更是讓華晶有口難言,但華晶卻不敢說什麼,還得向東芯表示恭喜,因為華晶很大一部分訂單,都是來自東芯半導體!

漢西媒體,對於東芯漢西晶片廠專案吹捧,但其餘媒體,就沒那麼多吹捧了。

尤其是現在的主流媒體聲音,都是造不如買,再加上,還沒經歷過海外晶片買不到的窘境,讓國內不少媒體,對於東芯半導體這種,搞晶片全產業鏈的舉動,都有些冷眼旁觀。

這種從設計到研發,再到生產,都自己做的玩法,就更顯得異類了。

“東芯半導體這種全產業鏈的做法,註定是落伍的,現在流行全球化分工,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定位跟強項,貪多嚼不爛,東芯採用落後模式,未來可能會吃虧!”

一家電視臺上,某評論嘉賓,認為東芯這是自絕於全球化,東芯這種全產業鏈,技術、價格方面,相比起英特爾等廠商,壓根沒優勢!

“我報採訪多家電腦品牌商,都對東芯自產晶片,持觀望態度,燕京某電腦品牌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採購經理宣稱,不會考慮從東芯採購晶片。

因為對於東芯自產晶片的效能跟穩定性,持擔憂態度,不想損失使用者口碑!”

江南都市報,採訪了多家國內電腦品牌商,對於未來是否會從東芯採購電腦晶片,都是三鹹其口。

還有某家電腦廠商,直接在行業內放話,永遠不會從東芯採購晶片,這家來自燕京的電腦品牌是誰,行業內都心知肚明!

對於東芯建立晶片廠的態度,半導體、電腦等科技行業,基本上持觀望態度。

部分更是悲觀態度,認為東芯的晶片廠,可能跟之前國內的那些晶片廠一樣,都是雷聲大雨點小,領幾筆補貼,從銀行借錢燒乾淨後,就慢慢就消失了……

但不管輿論如何,是否看好東芯漢西晶片廠的開工,現在的東芯,都是國內晶片行業的獨苗,也代表了國內晶片行業自研技術的天花板,不管是看好,還是看衰,東芯就在那裡!

……

“仰望星空,終抵群星”

這是掛在東芯晶片廠辦公室入門處的標語,陳歷武進來的時候,不由駐足多看了幾眼。

東芯漢西晶片廠,現在是一片工地,東芯半導體這邊,騰出了一座辦公樓,給林泍堅的團隊使用,等到晶片生產基地建成之後,再搬遷過去。

“這是李總,為晶片廠提的標語!”

吳新屹看到停下腳步的陳歷武,向著他說了一句。

陳歷武收回目光,“這標語,很適合現在的東芯半導體!”

陳歷武、吳新屹進去的時候,見到李東陵正在跟那個代表高盛的張艾倫相談正歡。

“沒有打擾兩位的雅興吧?”

陳歷武笑著向李東陵跟張艾倫說道。

張艾倫笑著搖了搖頭,他的普通話,帶著些許的異國口音,但並不明顯,這一次,高盛那邊速度非常快。

在陳歷武聯絡高盛之後,高盛便派出了高盛負責科技領域投資的張艾倫趕到了國內。

在對晶片廠專案稽核完之後,高盛便決定了投資,沒有絲毫拖泥帶水,但同意了投資這筆專案。

“我只是告訴李總,高盛早就有跟東陵高科合作的想法,只是可惜,之前並沒有得到機會!”張艾倫說道。

高盛這次投資東芯,看好東芯專案的,實際上,只佔一部分,另外很大一部分,則是因為東陵高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