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第一代電腦的生產成本,如果能壓到六千塊附近,售價定在七千五百塊,那就相當於,還有一千五百塊左右的利潤,利潤率在25%左右!
這25%的利潤,足夠東陵高科收回研發、生產成本,還有支付給渠道商、銷售商、廣告商等方面的費用了。
利潤方面,神舟第一代電腦,比不過前世蘋果那種恐怖的66.7%的利潤率,也就是賣一部一千美元的手機,利潤在667美元。
當然,蘋果這利潤,不包括研發成本、生產成本、宣傳成本等,但已經是十分恐怖了。
而現在,是電子產品最暴利的年代,一臺電腦25%的利潤率,說實話,只能算是一般,康柏、戴爾等品牌都能做到,有的電腦廠商,如華碩,每年的利潤率,能達到33%以上。
但把電腦價格,壓到一千美元以下,還能把毛利率,拿到25%左右的電腦廠商,還從未出現過,神舟電腦就要當第一個吃螃蟹的那個,站著把錢給掙了,順便吃完把桌子也給掀了!
神舟電腦不僅是要賣機子,還要做掌握國產電腦的定價權那家。
神舟電腦如果能大賣,不僅是賣機子,跟著東陵高科吃飯的整條產業鏈,也能跟著吃頓飽飯!
東芯半導體的晶片、神舟儲存的記憶體條、東方光電的面板、銀貂的滑鼠、漢西新材的外殼、英偉達的顯示卡等等一眾硬體廠商。
還有天涯公司、喜馬拉雅電臺、西山居、金山、江民防毒等軟體都要跟著大賺一筆。
神舟電腦,相當於一個平臺,以它為地基,它的銷量越高,在這個平臺上的硬體、軟體公司,也能跟著吃肉喝湯。
甚至,到了網際網路時代,電腦這個平臺,還能成為巨大的孵化器,透過出廠內建軟體,還有彈窗等方式,向使用者推薦某個網站,扶持起一家家網站。
前世小米手機,雖然號稱硬體利潤率只有5%,但這可不代表,小米手機真就只賺那5%,甚至是機子賣出去了,對於小米來說,才是賺錢的開始。
賣手機,小米確實把硬體利潤,控制在了5%左右,起碼財報上出現的數字是這樣,別管是不是障眼法。
而賣出去機子後,小米靠廣告收入,一年賺三百億,淨利潤達到了恐怖的兩百二十億,相當於74%的利潤,這可比賣手機,是賺的多的多。
神舟電腦當然不需要像小米那樣,死命卷電腦價格,然後在其它方面賺錢。
但對於剛在電腦行業出道的神舟電腦來說,最重要的,還是銷量!
只有在電腦行業活下去了,神舟電腦才能考慮推出利潤更高的高階型號電腦、筆記本等。
也只有神舟電腦活下去了,東芯半導體、神舟儲存、東方光電、京東方、金山、西山居等等一眾東陵高科系的公司,才能夠真正站起來!
東芯半導體的晶片、光刻機業務,甚至未來人工智慧時代,才能大展拳腳,未來網際網路時代,神舟電腦也能幫天涯公司那邊一臂之力,這些可都跟神舟電腦同脈相連。
所以,價格方面,神舟電腦還是要保持一定的優勢才行,才能順利開啟局面。
“我知道了!”
陳濤苦著臉說道,作為神舟電腦專案的總負責人,跟各路供應商,打交道的事,可都落在了他身上。
哪怕李東陵會讓東陵高科總部,幫陳濤協調各方供應商,哪怕那些供應商,相當大一部分,都是東陵高科零部件產業鏈,但要讓人割肉,又哪是那麼容易的,少不得一番扯皮。
在李東陵離開東陵高科技術部時,剛才參加神舟電腦電話會議電話的各方,也開始不斷行動起來,各家公司,來往於漢西的人是不斷增加。
而在國內電腦行業,這種動靜,尤其是從各個電腦供應商那邊不斷傳出來的訊息,讓國內一眾電腦品牌都明白,東陵高科跟神舟電腦,是要開始做衝刺了!
……
“什麼訊息都沒有打探到?”
“神舟電腦的定價、產品配置一點訊息都沒有傳出來?”
連想辦公室,郭偉進去的時候,正看到柳老闆大發雷霆,被柳老闆訓斥的那人,低著頭大氣都不敢喘。
經歷過去年動盪的連想,還是緩慢恢復了元氣,因為在國內電腦行業,能跟連想對打的,實在是沒幾家。
哪怕去年,被神舟儲存扒了老底,爆料了不少黑料,但得到了英特爾、三星、東芝、夏普等一眾海外電腦零部件廠商支援的連想,在國內目前,還是沒有品牌能夠取而代之。
歸根結底,還是連想的定價,以及產品配置,在國內就處於無人可撼動的地步,就好比一萬塊買的電腦中,就以連想的最有價效比。
使用者面對這種情況,哪怕再不願意,也只得選連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