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陵一向的主張,都是讓東陵高科旗下的公司,自己養活自己,母公司東陵高科這邊,當然可以支援,但不能永遠靠母公司養著!
不管是飛雁科技,還是東芯半導體、東方光電、分眾傳媒等,都是一樣的,前期東陵高科會給予足夠的資金、技術支援,但後期,它們要自己養活自己。
如果只是靠東陵高科養活,那它們永遠自己站不起來,碰到強力對手就歇菜了!
放在東陵高科的汽車部門身上,李東陵當然也執行同樣的策略,先不管以後,推出來的汽車,能不能賣的掉,得先讓汽車部門活下去才行。
別管有沒有逼格什麼的,東陵高科汽車部門,先推出電動腳踏車、電動摩托車、電動三輪車、山貓車、空中三蹦子等產品,先活下去再說!
只有活著,才有資格講逼格,才有資格討論,跟日苯豐田、本田、大眾、寶馬、賓士等一較高低!
“電動腳踏車專案?”
姚正儒首次聽到,李東陵準備在他上任泉城掌門人後,在泉城建立的產業,也不由略帶幾分詫異。
“跟摩托車一樣的產品?”
姚正儒上任泉城,想要開啟局面,也必須燒三把火,在人事、財政上做出一番動作。
但想要在當地如臂指使,就要在當地推行一個大專案,拉攏一部分人馬,讓當地的市府、公司、泉城當地人,都知道,跟著他姚某人幹,才能有仕途,有錢途,工資能提高!
一手錢袋子,一手關帽子,只有這樣,才能徹底收服人心,在泉城建立一套,圍繞姚正儒執行的新的利益關係,才能讓姚正儒在泉城做到跟平陽一樣得心應手。
否則,跟著他,做不出成績,仕途上黯淡無光,升遷無望,當地人也撈不到好處,誰願意跟著他折騰啊!
李東陵讓東陵高科,在姚正儒上任後,在泉城推出的專案,就是姚正儒開啟局面的關鍵,他當然是頗為關注。
電動腳踏車概念產品,實際上,在十來年前就出現了,但並沒有真正流行起來,最重要的原因,無非是那幾個。
續航不夠,技術不過關,跑個幾公里就散架了,或者趴窩了,另外,價格太貴了,賣的比摩托車還貴,誰願意買啊?
陡然聽到李東陵,準備讓東陵高科,在泉城建立電動腳踏車專案,姚正儒第一個念頭,是這玩意,跟摩托車差不多的產品。
“不一樣,或者說電動腳踏車,介於腳踏車跟摩托車之間,它比起腳踏車要省力,比起摩托車價格更低,在家就可以充電!
未來,腳踏車在國內可能逐漸消失,但電動腳踏車的受眾,比起腳踏車、摩托車要更廣。
每個家庭,都有一輛甚至幾輛電動腳踏車,用它來代步。
它在國內的使用者,可能超過一億、兩億甚至三億或者更多!
當然,這是東陵高科對於電動腳踏車市場的預估跟期待,不過,東陵高科汽車部門,是準備將電動腳踏車當作第一款產品來研發的!”李東陵向著姚正儒說是電動腳踏車的概念。
這玩意似乎“不起眼”,剛出道時不被外界重視,但卻真的是進入千家萬戶中了,國內每四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出行騎它。
這比例,已經是相當恐怖了,拋除年歲太大的老人,還有年齡太小的,不方便騎它,基本上是人手一輛了。
姚正儒聽的,倒吸了一口涼氣,如果真如李東陵所言,那電動汽車產業,將跟火炬集團一樣,足以成為一座城市的支柱產業了!
火炬集團帶給平陽的,可不僅是稅收,關鍵是上下游產業鏈那十幾萬的就業崗位,毫不誇張的說,光一個火炬集團,就幫平陽解決了相當大一部分就業崗位。
自從火炬集團開工後,再也不需要平陽市府每年操心,那麼多的青年怎麼安排就業了,現在還得從平陽周邊省市,給火炬集團拉人過來,以保證它的產能。
而電動腳踏車產業,一旦在泉城建成開工,銷量開啟,姚正儒感覺,未來十年,甚至更長時間,泉城人也都不需要為找工作而擔憂了!
東陵高科的電動腳踏車上下游產業鏈,如果能夠在泉城建立,到時候同樣,能為泉城帶來大量的稅收跟就業崗位。
真到了那個時候,姚正儒在泉城的地位,幾乎是穩如泰山了,也無人能再挑戰他在泉城的權威!
“等我到達泉城,落穩腳跟之後,立刻安排引進東陵高科電動腳踏車專案的事!”
姚正儒正色道,引進電動腳踏車的專案,可也是有說道的,不是說隨隨便便就嚷嚷的全世界知道,哪怕不是最後被他人摘了桃子。
到了泉城之後,姚正儒要分清,哪些是可以拉攏的盟友,哪些是跟他有利益衝突的對手,然後再丟擲這個大專案出來,將蛋糕給分給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