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還沒有興起那種,過了三十五歲,就讓人“畢業”,送到社會上歷練的陋習。
尤其是對於現在科技行業的公司來說,最重要的,還是看重能力,而在技術行業,恰恰是越老越吃香,不會說,因為年紀大了就被掃地出門,起碼對於現在來說。
現在國內多少國營機械公司,都是靠著一群老鉗工在撐著,國內機床效能不夠,純靠老鉗工用幾十年的經驗,手工搓出來產品!
汪興正今年已經三十四歲了,放在前世,他這個年紀,已經是屬於“高危”年紀了,隨時可能被最佳化,然後重回社會,一身本領再無用處,只能蹉跎度日,或者找個吉祥三保的職業勉強度日。
但現在,汪興正卻處於技術生涯頂峰,他在金陵電子研究所幹了多年,在國內電子資訊、電子成像等領域,有不小的名氣。
在去年時,終於下定決心,來到了東陵高科,進入了神舟電腦專案研發組!
以他這個年紀,離開待了十來年的電子研究所,汪興正是下了很大決心的。
他在所裡那些同事,不少人整天都在嚷嚷著要離開,去找份高薪酬的崗位,揚言就是賣茶葉蛋,都比在電子研究所工資高,但嚷嚷了十來年,卻依舊是沒有捨得離開。
反而是汪興正不聲不響,就直接離開了,嚇了他所在的金陵電子研究所眾人一大跳,沒想到,竟然是他會最先出走。
而讓汪興正下定決心的,沒有別的原因,只因為東陵高科給的薪酬,真的足夠高!
汪興正有一對兒女,都在上學的年紀,再加上他和老婆都有老人,這一大家子七八口人的生計,都落在了他的身上,一家子還擠在一間不足五十平的職工房裡。
金陵電子研究所給他開的工資,對於他來說,是真的不夠用,更不提還不時拖欠幾個月的工資。
而東陵高科技術部,在接觸到王興正後,給他開出的一個月工資,就相當於他四個多月的工資,還承諾,他只要願意來平陽,可以給他一家子安排一套一百平的東方嘉苑房子。
另外給他老婆安排工作,可以送他的兒女,進漢西省城最好的學校上學。
面對這樣的條件,汪興正根本說不出“不”字來,只掙扎了一晚上,就下定了決心,然後遞交了辭呈,拖家帶口來到了平陽。
汪興正並不是個例,這幾年,東陵高科四處挖人,不僅是國內挖,也跑到海外不惜花費重金挖。
東陵高科這幾年,還在日苯、阿美利加、老歐洲,都建立了研發中心,就是為了挖人方便。
不僅是東陵高科在挖人,東陵高科旗下的神舟儲存、東芯半導體、東方光電,也在挖東芝、三星、夏普等公司的牆角,跟這幾家公司沒少打嘴皮官司。
甚至都有傳言,這幾家公司,準備讓手下人簽約更加嚴厲的競業協議,就是為了防止跳槽到東陵高科這邊。
“汪哥,也不知道,這開工紅包,咱們能領多少啊!”
說話的人是一個小年輕,比起汪興正來,韓錦博臉上還帶著一股剛出大學校門的稚嫩。
韓錦博是跟汪興正一起進入東陵高科的,他是漢西交大資訊與通訊工程專業畢業,這個專業前身,叫做漢西交大無線電專業!
往前推一些年頭,這個專業的畢業生中,有一個知名校友,名字叫做……李東陵!
換而言之,韓錦博是李東陵、陳濤的師弟,是東陵高科內部根正苗紅的漢西交大幫的一員。
在漢西交大時,韓錦博就表現出了天賦,在漢西交大,只要真有能力跟天賦,很快就會被漢西交大、聯合實驗室、東陵高科等關注到。
只要不選擇出國,像韓錦博這種畢業後,基本上就三條路,第一條路,順理成章的進入漢西省城大大小小的電子研究所還有各種科研機構。
第二條路留校繼續深造,第三條路,也是大多數漢西交大技術專業畢業人的選擇,那就是投奔他們耳熟能詳,不知道聽過多少次的“李師兄”。
給李師兄當牛馬,不對,是效一臂之力,待遇肯定差不了,也很容易混出頭。
兩人年齡雖然足足差了一輪,但做技術的,反而是談的來,尤其是韓錦博不少天馬行空的想法,在汪興正看來,雖然還有些不成熟,但確實是讓他有些啟發的。
做技術也好,做學問也罷,時間長了,很容易形成慣性思維,經驗跟技術是不斷增長,可從業之初那點“靈氣”,反而是慢慢被消磨了。
韓錦博剛入行還沒多久,沒怎麼磨練跟被打擊過,思維自然是有些跳躍,這在有些人看來,是不成熟,但有些人看到的就是驚鴻一瞥了!
“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