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你,其實我挺佩服你的,很無私。”顧陸說,“我是沒辦法和你一樣當志願者,又幫人。”
“也沒幫什麼大忙,我媽告訴我。相由心生,幫人幫多了,會變得很漂亮,心情也會好。”趙娟說。
是這樣嗎?顧陸不置可否。
兩人你一句我一句,從小路走到了大街上,然後走到了街口。
本來顧陸是想把趙娟送上車的,但後者死活不同意。
“今天好歹也是我請客的,客隨主便客隨主便。”趙娟說。
然後趙娟就把顧陸送上了計程車。
直到車輛沉入車輛穿梭的馬路,趙娟才收回目光。
……
離別宴之後好幾天。
“薛副主編,我們一會要聚餐,你要去嗎?”
新銳閱讀雜誌編輯部,新入職沒多久的王編輯過來詢問。他二十六歲,不修邊幅,髮型取決於晚上睡覺的姿勢。
實體出版行業整體萎靡的情況,《新銳閱讀》改革的成功,以及打擂臺機制,讓內部和外部都充滿活力。
是極少數,不僅裁編輯,反倒擴招編輯團隊的雜誌。
“一會?”小薛瞧瞧時間,“還早啊,你們去吧,我把私稿稽核完。”
當前已經五點五十多了,他們是準備下班了。
但頂頭上司不下班……王編輯遲疑了,他和同事們隱匿的交換眼神。
要不要也留下來應付?
“哦,你們要去吃,要聚餐什麼的不用等我。”小薛說,“我一般吃飯時間也是八九點。況且我是自願加班,不用管我。”
這話聽著就像假的,他雖然初入職場也不會把客氣的話當真。王編輯頭髮一甩,連忙搖頭,想開口說自己也自願加班。但話未說出口就被旁邊的同事拉住。
“你們要好好休息,”小薛說,“你們是雜誌社的未來。今晚少喝點酒。”
小薛提醒之後,就低頭準備看私稿。
多當兩年責編,肯定就會有私稿。因為和作者打交道久了肯定會熟悉,只能說私稿質量是有高低起伏的。小薛私稿質量的天花板是華夏第一學生作家。只可惜轉型了,再也不動最初起家的驚悚靈異了。
“那薛主編我們走了”、“薛主編也要注意身體”、“那我們就先走了”……
說著,新入職的王編輯被同事們拉走。
直至離開寫字樓,髮型和表情一樣呆滯的王編輯,才不理解的詢問,這樣會不會被穿小鞋。
“兄弟你剛來公司沒習慣,我問你,你什麼時候瞧見薛主編比我們先走了?”
王編輯上班已有兩週,仔細一想,好像是真沒有。
“別想了,肯定沒有。”同事說,“我們編輯部,薛副主編永遠是最晚一個離開。公司的大門都是薛主編瑣的。”
“是啊,我記得社長都讓薛主編少加點班。但根本沒用,一點也沒用。”
“來得最早,走得最晚。我雖然不喜歡他做什麼都跟打雞血一樣,當工作方面我是絕對服氣的。”
聞言,王編輯大受到震撼,不自覺的問出一個問題,“薛編輯是我們雜誌老闆的私生子嗎?”
“應該不是,薛主編說過。上司不升職,你怎麼升職。所以董副社長你知道嗎?好像就是被薛主編推上去的。”
小薛絕對是年少有為,29歲的副主編,在編輯部這類生態圈按資排輩嚴重的地方,絕對是很拔尖。
是哦,有道理,王編輯感覺自己要向薛主編學習。
嗯,就從明天開始吧!
一個小常識,當你下定決心做一件事。一旦不是立刻開始,而是某某時刻開始,已然輸了一半。
努力的人運氣不一定好,但機會來了是能接住的,就好像是仍舊在編輯部奮鬥的小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