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
陰雨綿綿,據說這地兒水質不好,本國人也不愛打傘,所以極易造成脫髮……
天未亮,遞報員給超市、二十四小時便利店以及書店,送去隱隱能聞到墨油味的“新鮮”報紙。
倫敦街頭基本看不到小攤和報刊亭這類小型售賣點。
人來人往,英國上班族們無論開啟什麼報紙,都能瞧見同一個人名“GuLu”。
即便沒登上各大報紙頭版頭條,也在二版或三版醒目的位置。
“華夏作家顧陸不敢直面回答質疑,揭露偽造天才的真面目!”——《太陽報》
首先登場的是太陽報,內容是旗幟鮮明的抹黑,甚至還造謠出顧陸非富即貴的身份,佐證天才身份是偽造。
很正常,太陽報的傳統藝能。
去年,倫敦警方逮捕向警察收買新聞線索的數名《太陽報》工作人員。
然後是英國報業御三家。
“籤售會的辯論:最瞭解本國媒體的外國作家顧陸?”——《衛報》
“顧陸指責太陽報記者不夠專業,使得新聞界受到質疑。”——《每日電訊報》
“華夏作家顧陸疑似威脅採訪記者,請倫敦都市警部注意。”——《泰晤士報》
再加上一個比較主流的報紙
“他的本領都在嘴上。”——《鏡報》
都比較客觀的報道了昨晚籤售會發生的事。但詳細內容只分為壞和更壞。
壞的少點的,仍舊批評《小王子》質量不過關。引用一下《每日電訊報》原文“覺得該作品(小王子)精彩,有對作者的寬容,因為作者年齡尚小。”
壞更多的……喏,就和泰晤士報這般,說顧陸威脅記者的人身安全。
講個笑話,華夏學生在日不落的首都,威脅正米字旗記者。
這笑話有點冷。
冷不冷沒關係,可有人當真啊。採訪顧陸的太陽報記者凱恩,他不認為華夏人能把他怎麼樣,但他十分討厭被威脅的感覺。
“凱恩,你昨天的訊息是瞎編的吧,就華夏少年的身世。我查詢到《朝日新聞》曾有報道。”同事麥克斯說。
朝日新聞是有英文版的,所以麥克斯能查詢到十分正常。
“你以為摩薩比先生不知道嗎?”凱恩說,“這樣更具有衝擊性,讀者們也愛看。就好像他們愛看又有球星出軌了。”
“你就真不怕顧陸成為文化名人後,告你?”麥克斯問。
“什麼?麥克斯先生,你剛才說北愛爾蘭獨立了?”凱恩裝作剛才沒聽清對方講什麼。
他繼續說,“哦?先生你說的事比北愛爾蘭獨立更不可能。”
北愛爾蘭和愛爾蘭,再加上英國,三者的恩恩怨怨太複雜,反正凱恩的意思是比不可能還不可能。
[個人建議,調查柯南道爾產權會,居然把《福爾摩斯先生》納入“優秀目錄”,華夏人根本看不懂福爾摩斯。]
緊接著太陽報的凱恩,還在網際網路上發這樣的話語。他的敵意,還沒有發洩完畢呢!
顧陸走出霓虹很輕鬆,可走出歐洲就太困難了。
一方面在於對華夏的抵制,另一方面“華夏第一天才”“十六歲三百萬累積銷量”為顧陸積累初始人氣的同時,也帶來更大的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