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袞》的故事非常簡單,就是講述的自殺者所遭遇的事。
主人公誤入了海洋中一塊神秘的地方——也不叫誤入,是在小船上睡著,但第二天起來卻發現船擱淺在沼澤地。
黑漆漆的沼澤地,到處都是動物的屍骸,有認識的動物,也有完全未知的動物,而沼澤之大,放眼望去如同海洋一般廣袤無垠。
等海潮退去,沼澤地變硬,可以行走了,主人公朝著黑色山丘走去。迷路了肯定先要走到高處檢視情況。
待他登上去,卻看見……
總的來說,這故事不沾染歧視,只是豐滿前面《威茅斯的陰霾》出現的大袞密教。
“所以大袞是威茅斯的那群蛙人供奉的神靈?”“嫉妒顧陸的才華,明明只是突發奇想的反歧視,卻依舊構思出了如此龐大的世界觀。”“大袞難道就是舊日支配者?早在幾千萬年前就存在於這個星球。”“原來威茅斯蛙人叫做深潛者啊”“居然只是見過大袞,就將人逼瘋了”……
讀者們討論著,因為英國的讀者越來越多,還有人分析大袞的長相,其實和威茅斯深潛者非常像,不太像供奉的神靈,更像巨大深潛者。
等等,愛手藝的短篇果然牛逼,兩三篇就能取得這樣的成績。
言歸正傳,讓伯恩茅斯破防的是《威茅斯瘋人院》。
故事中描述大反派(女主角的父親艾弗萊姆)來自威茅斯,控制了男主角的身體,而男主就是伯恩茅斯人。按照書中所說,伯恩茅斯有好多被控制的人……
“首先,我們伯恩茅斯人,完全沒有對顧陸有任何意見!”伯恩茅斯人的艾倫都快瘋了,明明之前他還在家裡看著威茅斯人的笑話,結果一轉眼瞧見了自己家鄉的名字。
艾倫的困惑,很快的在伯恩茅斯論壇上得到了解答,因為他們和邪惡的威茅斯是友好城市。
英國的友好城市和國際上,兩個國家之間的那種還是不一樣的。
比如霧都和三十多個城市都建立了友好城市關係,西雅圖、多倫多、清邁等等,其目的是雙方城市積極開展交流。
伯恩茅斯和威茅斯的“友好”城市實際是幫扶制度,就是讓發展好的帶一帶貧的。當然幫助不會很大,只能說聊勝於無,畢竟國外市政的自主權非常大。
比如說伯恩茅斯是英國人特別愛去的泡吧聖地,威茅斯人過來的話有點折扣。
“我就知道,威茅斯是邪惡的,我們為什麼要成為它的友好城市?”
“聽說我們伯恩茅斯每年還會向威茅斯提供很多物資。為什麼鎮政廳要這樣使用我們納稅人的錢?”
這言論顯然就是想太多,在社會主義國家,如此情況還有可能,但資本主義這麼做,除非鎮執行官不想幹了。
可是就這種謠言,居然也有非常多的人相信,好像還是大學生的艾倫,就感覺到被背叛。
艾倫開始打鎮政廳的電話,可惜打不通。
“我們就好像書中的主人公愛德華,被威茅斯的深潛者傷害。我們也被威茅斯的邪惡傷害。”
“必須馬上切斷友好城市,否則我們的小鎮絕對是華夏作者下一篇的主角。”
等等言論。
很有道理,艾倫決定去鎮政廳抗議,紙板、馬克筆,這些抗議的基礎道具,家家戶戶都是備著的。
“對了,叫康過來幫忙……”艾倫準備打電話給小弟,但手指沒能按撥號鍵。
康思源是華夏來伯恩茅斯大學的國際學生,往好了說,是艾倫罩著的小弟。往實際說,艾倫經常欺負他,跑腿買東西,背黑鍋什麼的,不止一次。
“康也是華夏人,康好像也熱愛寫作,還給報社投過稿……”艾倫突然背後發涼。
不就是小號顧陸?!
艾倫想到此處,馬上打電話給了康思源。
嘟嘟嘟——
電話響了三四聲,康思源接通。
瞧見來電人,他面龐浮現出厭惡,就像是厭惡英國餐一樣厭惡。
“親愛的康,你今天有時間嗎?如果有的話,請問能不能幫我一個忙?如果沒有那就算了,但今晚我請你吃飯,你一定要到。”
對方的第一句話,就讓康思源摸不著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