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一出,文學社的同學們低頭瞧著自己手上的票。
12人分兩種,第三排六個,第四排六個。
“可是我們都是三四排的票啊!”小艾張口就說。
“不可能,絕不可能!”紅牛不相信。
然後紅牛就瞧見了一張張不售賣的前排票,真不一樣。
售賣的票整體是藍色,而眾人手中的票顏色是鵝蛋黃。
此時此刻,張麗茹等人再一次感受到顧陸這兩個字的含金量。
票呢,是找沈鐵梅副主席拿的,之前改編《小王子》為兒童劇時結識的。
前面說了,小王子是完全改變了顧陸的現狀,也包括人脈。
在《少年中國說》之前,沈鐵梅也很樂意送一個人情給天才作家,更何況求票是發生在《少年中國說》之後。舞蹈演員也屬於文聯管轄,因此沈副主席拿到票比較容易。
小王子改變了顧陸,而少年中國說讓顧陸在文壇地位從此分為兩段。
找到自己位置坐下。
周圍的觀眾群體,普遍在三十歲往上,顧陸一行人很特別。
進入決賽的有四名選手,戚采薇是裡面年齡最小的。
新星的報名區間是1318歲,除了戚采薇外的三人,都是十七八。
舞蹈比賽之所以門檻高,就是年齡性別分組和舞蹈型別分組都取消,融為一體。你能想象芭蕾舞和民族舞的比試嗎?
帶點評委主觀,和舞臺表現力的評價。
首位登臺者的舞種就是民族舞,土家族的改良舞蹈。說句題外話,土家族是霧都最多的少數民族。
舞蹈欣賞真是有門檻的。
第一位眾人都不太能欣賞。
既然能進入決賽,那肯定有他的道理。顧陸抱著這樣的思維,強迫自己不走神。
倒是看出一點門道,雖然舞者跳來跳去,好像是跳大神,但似乎是在表現人與野獸的對峙。
確實有陽剛的美感,即便沒光膀子,顧陸也感受到了。
戚采薇一襲霞影紗裙走到舞臺中間,舞臺燈聚焦在她身上,肯定是瞧不見臺下同學們的。
因為觀眾席只有幾個地燈,比較昏暗,而璀璨的燈光只留給舞臺。
舞蹈名《騰雲》,這支舞蹈要用一些道具。
隨風飄蕩輕薄的白紗,舞臺中它所代表的是雲。
舞者就隨著“雲”起落,這對腰腹力量,以及軀體的掌控,都有較為嚴苛的要求。
弄不好,就是小丑圍著白紗轉。
弄好,就是戚采薇現在這樣。
“好美啊!”張麗茹雙眼瞪圓,“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戚采薇的舞蹈技巧,和前面的民族舞在伯仲之間。
但表現的核心不同,人們的觀賞也是不同的。土家族改良的舞蹈講究“事”,或表現舞蹈的祭祀,或表現歷史、或表現飛鳥動物,一定要有故事。
古典舞的核心是“和”,手、眼、身、法、步的完美統一。
白紗若雲,戚采薇彷彿在用雲層和眾人嬉戲。她的每一次輾轉騰挪,都是踩在觀眾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