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說,研究顧學很有意思呢?因為顧陸依舊在創作。所以我們這門課程是成長型的課程,很多理論都沒定論,甚至你們能夠研究出推翻我觀點的成果。”陳教授就是這麼一說,用來鼓勵學生們。他認為這世界上沒人比他更懂顧陸,包括顧陸自己。
陳教授繼續說,“今天就來說說顧陸文風單元具有非常強烈的進化屬性,《侏儒》《生存卡》以及《呆兒木什》……”
廣外西方語言文化學院的課堂上,本節課是陳教授開的“顧陸特殊風格的形成”,選擇這門課程的學生真不少。甚至課堂上,比陳教授主要科目的氛圍還好,主要顧陸的作品學生們距離近很多。
陝大的“走進鄉土文學賈平凹”課程,南師大的“蘇童藝術特色”課程,內大的“阿來的意義”等等課程,作家活著被研究的例子不多,但也絕不罕見。只是好像顧陸這類還沒畢業,人生路剛開始就被當做一門課程被人研究的例子,用歇後語來表明吧,大橘的爆發——絕無僅有!
學生們或走神,或記筆記,或補瞌睡,陳教授在課堂上的脾氣比較好。
“《呆兒木什》是顧陸最新在人民文學連載的作品,或許你們還沒看過。”陳教授說,“生存卡和侏儒你們都看了吧,有什麼感想。”
一問三不知,哦不,還是有學霸仔細研究過的,學霸回應,“想象力非常豐富,和顧陸剛開始寫書的作品一樣,文字插著翅膀。”
“對,”陳教授投以讚許的目光,“顧陸在寫作初期,思想和文筆都比較稚嫩,如牆上的窟窿、好心、想成為上帝的巴士司機。”
轉身在黑板寫上[想象力],陳教授又圈住這三字,“顧陸經過五年的蟄伏期,無論文筆和思想都有質的提升,所以我們可以把人民文學連載的作品,看作是故事會連載的進化版。甚至能夠一一對應,想成為上帝的巴士司機對應生存卡,對時間的思考。好心對應侏儒,社會和他人期待的馴化……”
臺下唰唰記著筆記。
嚴格來說,大多數輔修這門課程的同學對顧陸的作品都還挺了解,無論是短篇,還是長篇,都有趣。
但——經陳教授一講述,“有趣”認知從學生們腦中剝離,就只剩下“哦哦作者好厲害”的感想。
“好了,我這裡有一篇書單,是顧陸的閱讀書單。”陳教授拜訪黎老師時,記錄下來的。因為顧陸一開始買不起書,看到的書籍都是黎老師給的,所以陳教授的研究中,顧陸的前期寫作路線和黎老師的文學品味關係很大。
研究顧學,陳教授是認真的!
他一天的工作時間,研究西語佔據6成,那麼顧學也有4成。
“我們這堂課的作業是看這個書單,能不能試著分析出,顧陸創作的時間線和這些作品有什麼關聯。”陳教授佈置了課後作業。
剛好下課了,陳教授走出教室。
他手機時刻關注著網際網路上那些個攻擊顧陸的作家。
[“下一屆魯迅獎,他獲獎的機率很高啊。”“不一定,太奇幻也不受評委組喜歡,他們更愛寫實的風格。”“也對,好是好,但不一定被認可。”“顧陸如果把寫傳記的能力融合到短篇中,前途不可限量啊。”“顧陸這孩子,打小就聰明。我一早就說……]
大西北文學圈,要麼刪掉了自己之前的言論,要麼就前倨後恭。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本以為可以出手的,沒想到一個能打的都沒。”陳教授感慨。
《人民文學》上卷首的推薦作品,就是本期最優秀的,或者是主編個人偏好的。
無論是那種,三期連續上,都足夠坐實顧陸作品中的文學性。懷疑?你是看不上人民文學,還是對編輯部有意見?!
“一步步走打碎質疑。”至於奇幻元素太多?陳教授有信心顧陸會再度進化。
那麼咕嚕大王還能超進化成魔戒呼嚕嗎?
得看能否抽到《指環王》,反正藍星是沒有這部作品的。
“戒指難道不是指環王的重要物品嗎?為什麼沒用?”顧陸在商場吃完自助餐,路過SANFU(一個精品店),餘光瞧見裝飾用的戒指,他神色一動。就買了一個。
沒觸發合成列表,難不成預設魔戒不是戒指?顧陸有點迷惑了。
可當他踏出精品店的時候,熟悉的感覺卻出現了,但觸發的並非他期待的那部作品。
【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頭號暢銷書作家】【通宵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