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上熱議和討論說得太多,就主要說說線下最小單位的反饋,推特和某些論壇的討論只作為輔助補充。
《洛杉磯時報》銷量排名是好萊塢第三大報紙,每日發售超50萬份。
小時候用報紙當紙巾的小夥伴都清楚——硌屁股,不對這不重要,重要的是發行五十萬份,但觀看人數是翻倍的。
小範圍的,以家庭為單位的訂報;大範圍的,公司、車站、機場等公共場合,只要不被借用到廁所,一份車站報紙至少能傳播七八人,所以“最小單位”覆蓋男女老少。
年輕如大學生,年邁如六十多歲高管。
“請問有雪花啤酒(snow beer)嗎?”
“很抱歉,並沒有這種品牌。但我們有銷量非常好,口味很棒的百威淡啤、庫爾斯淡啤,連米克勞淡啤。”
“我還是想要雪花啤酒。”
“先生?”
“謝謝,那就我要一瓶百威淡啤吧。”
以上來自沃爾瑪連鎖超市中的對話,顧客是三十多歲的社畜。
淡啤是啤酒花相對較少的一種啤酒,美利堅人最愛,華夏較少。
全美範圍內的沃爾瑪,以及其他連鎖超市、便利店,出現了不少詢問陌生啤酒詢問的情況。
準確說是中午就零星出現,下班以及晚餐時分人數就開始多了起來,某些店鋪的工作人員被三番四次詢問,態度都變形了。
BeerAdvocate網站,阿美莉卡一個大型地區啤酒線上社群,主要提供啤酒相關的新聞、八卦,以及網友對啤酒的點評。
和國內的酒花兒網差不多。
“雪花啤酒真不是作者隨意編的一種啤酒嗎?RATEBEER上沒評分,肖申克監獄就是虛構的。”
“谷歌搜尋了,似乎是華夏的啤酒,看描寫,肖申克監獄原型是緬因州托馬斯頓監獄,為什麼在美利堅的獄卒要購買華夏啤酒?關鍵是現實中還根本買不到。”
“如果稍微多搜尋一下就該知道,這個作家是華夏人,今年上映的《福爾摩斯先生》就是改編自他作品。”
等等,不出顧陸的預料,關鍵劇情中出現的事物,只需要提及一次,就足以讓讀者印象深刻!
求購雪花啤酒的人真的不少,五十多歲的阿美莉卡人,腦子也真聰明,找到曼哈頓南端城唐人街的中餐廳。
“先生,請問有你們有雪花啤酒嗎?”
啥玩意?店家懷疑自己聽錯了,一般來老外進來都是問左宗棠雞(General Tso’s Chicken)或宮保雞丁(Kung Pao Chicken)。
老外重複,並且還用手虛空比畫,“雪花啤酒,應該是你們華夏的啤酒吧?”
“有,但都是我們自己喝的。”
“我加錢!”
“先生,我不是這意思,主要我們也沒富裕的。”
“我溢價50%。”
“要幾罐?”
……
雪花啤酒是世界銷量排行第二的啤酒品牌,聽上去應該和百威一樣全世界鋪貨。可實際上出了神州就很難買到,因為雪花壓根沒出海!亞軍的銷量純粹是自家老鐵喝出來的。
正因基本沒在海外鋪貨,價格是真有點小貴,要代購的話,美利堅一箱24瓶的雪花,大概價格是52美金左右。
50%的溢價,中餐店狠狠賺了一筆啊!經過蛇道鼠道買到雪花啤酒的美利堅人,不少是首次喝華夏啤酒。
酒入喉一瞬間,大多眉頭緊鎖。
喝慣淡啤的外國佬,反應是很真實的,可夜晚涼風悠悠,看看手裡雪花,再想想白天在報紙上瞧見的作品,感覺撓一下就有了。
“你知道,有些鳥是註定不會關在牢籠裡的,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輝……”興起時還念出書中印象最深刻的臺詞。
有住在郊區,獨門獨戶房屋的讀者,還想提酒攀上房頂,雖說真正實操的人並不多。
為了陽光灑在肩上,好像是自由人……
肖申克監獄看上去是一座監獄,實際上,凡是今日看過的讀者都能體會,肖申克監獄是寫作監獄讀作“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