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4章 熱度走高!

波那佩閱讀速度不快,畢竟《芝加哥論壇報》的板塊日漸呈現出頹勢,已全部交給副主編處理,他從業那麼多年,審稿的次數屈指可數。

新聞稿和稿,瀏覽技巧上區別挺大。

兩三萬字的內容,耗時快一小時。

艾迪不放棄自身、追逐自由是令人神往,可更讓他印象深刻的圖書館的老布,數十年的監獄生涯,已讓他被同化成為牆的磚瓦。還有那句讓波那佩心中會默默唸叨的話語——這些牆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

“兩三萬字,居然就能描寫出七八個性格立體的角色,主角艾迪,重獲希望的瑞德,被體制化馴化的老布,喜歡用華夏哲學家名佔便宜的庫倫,喜歡收藏錢幣的羅伯特……”波那佩讚揚,可以理解為何會這麼火爆。

顧陸當前寫作能力還不錯,至少進行少量修改不說更亮眼,也不會拖後腿。拿這篇來說,原版沒有老布放出去自殺的劇情。顧陸感覺電影版的這段劇情改編非常好,直接加上。

老人與海的結尾,老人疲憊睡去,話鋒一轉——“老人正夢見獅子”。這結尾讓讀者感慨萬千,同時老布的結局也是類似的處理手法。

只是顧陸也很有逼數,從未想過要搞一部自己的作品。有金手指不用,是不道德的。

“是我對不起這篇文章啊,如果當時能夠冷靜點看完它,或許結果會很不同。”

他本想上推特分享,也是習慣,波那佩平日愛分享美景、美食以及美文。可一想到推文發出去後公眾的反饋……波那佩就頓住。

圈內都知道自己被調走正是因為《肖申克的救贖》,再分享不就是認輸了?

“發現自己錯誤很簡單,但要推翻自己的言論太難了。”至少波那佩辦不到,所以手機上一點點刪掉正在輸入框中閃爍的字母。

波那佩在推特的關鍵詞搜尋了一番,彈出有關#肖申克的救贖#最熱的推文。

發文者,波那佩還認識。

溫頓·亞科裡:[#肖申克的救贖#很抱歉,以這種方式認識華夏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laotze。]

溫頓·亞科裡:[我想成為世界的laotze。]

溫頓·亞科裡:[@華夏駐美大使館能否推薦有關laotze的作品,我想知道得更多。]

亞科裡是阿美莉卡華爾街大亨,以喜歡針砭時事和大嘴巴而聞名,主業是地產和房產。

最厲害的戰績是——某次“烏黑金貴”事件中他居然唱反調,逆大流而上,被媒體好一噴,甚至說揹負了好多官司。即便如此,他亞科裡,依舊沒掉下鍵仙之境。

“往往看上去很瘋癲,又混得很好,甚至讓人懷疑,為何這種瘋子是百萬富翁的人,且非常聰明。溫頓就是典型。”波那佩不由說,“他可是時鏡集團的大股東之一啊。”

時鏡集團是《洛杉磯時報》的控股公司。故此,別看溫頓連發三條,看起來像是觀看了報刊連載的作品,突發奇想,實則起到不少宣傳效果。

從三條推文下的留言就能管中窺豹。

“這有這麼精彩嗎?看不少推文說,是2019年年度最精彩的文章。”“難以相信,華夏作家中居然有這樣的天才?!”“華夏不是很落後嗎?封閉的國家,會出現厲害的哲學家?不知道昨天的洛杉磯時報在什麼地方可以買到。”等等討論。

波那佩的表情是——9012年了,為何還有國人對東方大國有刻板印象?

算了,無所謂,他只是個普普通通的新聞人,沒義務做這些事。

只是從這些留言能側面得出一個結論,溫頓在利用華夏作家顧陸作為他的宣傳噱頭,《肖申克的救贖》好到讓毫無名氣的華夏作家,能成為噱頭的地步!

明明伴隨時間過去,熱度應當衰落,洛杉磯時報都更新兩輪了,可作品的熱度不按照常理來。

網際網路出現很多連結——導向洛杉磯時報官網。大多數年輕人就不看報,這點國內外一致。

可是年輕人好奇心重啊,瞧見許多報紙、文學評論家以及大亨,都在誇,抱著“讓我看看是怎麼個事兒”“多自由”等心思,反正網上能瞧見電子版,很簡單。

由此,熱度進一步擴散。

《洛杉磯時報》捆綁肖申克的救贖,在網際網路上被提及的次數暴增,以及官網的點選率更是多了一位數!

是不是聽上去特別駭人?其實這和傳統媒體弱勢,平臺大行其道有關——想想現在看新聞,要麼是app推送,要麼點開抖音快手等網站。美利堅也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