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定古董太耗費心神,休息了片刻,劉洵拿起第二個杯子,開始細細品鑑。
見老人頗為辛苦,李岩心裡有些過意不去,早知到先帶一兩個杯子。
這次劉洵鑑定得比較快,很肯定說道:“這個杯子也是真品,乾隆年間的,可惜是民窯,做工也相對粗糙,價值遠不如前面那個。”
李巖點點頭,他自己也發現,酒杯品質參差不齊,或許是因為打賞的人不同,有的觀眾曾是朝廷官員,而有的只是平民百姓。
五個杯子鑑定結束,總共花了一個多小時,全部為真品,其中四個是清朝年間,一個是明朝中期。
觀看全過程的王書妍早已傻眼,有一兩件真品還說得過去,五件居然都是真的,難道李巖家開古董行?
“劉老,您估算一下,這五個杯子大概能賣多少?”李巖厚著臉問道。
“這樣的珍品,你真打算賣掉?”
劉洵十分驚訝,換做是他,早就小心收藏好,留著自己把玩,怎肯輕易出售。
苦笑兩聲,李巖攤攤手道:“家父就是如此交代,而且不瞞您老,我家世代釀酒,類似的酒杯還有一些,賣掉幾個也不妨事。”
劉洵很快便理解,從李巖衣著來看,他家的經濟條件應該不是很好,如果能賣掉這些杯子,足以改善生活水平。
對於喜愛古玩的人來說,這些杯子是無價之寶,但對不感興趣的人而言,只是普通杯子而已,還不如現代酒杯,至少摔碎了不會太心疼。
“這些杯子當中,價值最高的就是那個明代彩紋酒杯,我有一位老友,半年前以十萬元買了一個類似的,至於第一個雍正年間的綠釉杯,姑且給個三萬的價格。”
李巖被劉洵的估價嚇到,一個小小的杯子,竟然值十萬,難怪人家說亂世黃金盛世古董。
還剩下三個酒杯沒有給出價格,應該是屬於比較普通的,值不了多少錢,劉洵沒有詳細說明。
猶豫了小半會兒,劉洵說道:“李巖,如果你確實打算出售,老頭子可以充當中間人,給你介紹幾位買家,同時拓寬一些人脈。”
他對書法水平高的人極有好感,認為見字如見人,字寫得好,心自然不會太差,這才不遺餘力幫助李巖。
“多謝劉老,讓您如此操勞,學生實在過意不去。”李巖很是汗顏說道。
“你說話怎麼老是文縐縐的,聽著怪彆扭。”王書妍撇撇嘴說道:“是因為你字寫的不錯,劉爺爺認為你人品還過得去,才如此費心費力幫你。”
什麼叫人品過得去?本帥哥人品一直很好,李巖在心裡默默抗議。
他知道自己奪得書法大賽第一名,王書妍心裡不舒服,才時不時找機會貶低兩句。
“古人誠不欺我,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李巖暗自腹誹。
在福寧市的古玩圈子裡,劉洵的名氣雖然不如他在教育界,但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
當天中午,他邀請了三個收藏界的好友到家裡,將五個酒杯展示在他們面前。
一番鑑定後,三人都感慨不已,品相如此嶄新的杯子,如若不仔細觀察,極可能被誤認為是贗品。
“李巖小兄弟,既然你是劉老的學生,那咱就開門見山說話,那個明朝成化年間的杯子,我出八萬賣不賣?”富春酒店大股東吳滄海甕聲說道。
不等李巖回答,最左邊的趙大年嗤笑一聲:“我說老吳,何老半年前買那個杯子還花了十萬,你當著劉老教授的面,八萬就想入手,好意思嗎?”
他口中說的何老何廷玉,就是劉洵的那位老朋友,也是福寧收藏界一大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