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舅公所說,到了半山腰之後,山路更加難走,基本看不到路,都是泥土和亂石。
這座山不是什麼名山,但山上有好幾座小廟,李巖以前對宗教信仰不是太在意,成為陰間直播間的主播後改觀,養成了遇見廟就拜佛的習慣。
拜了三座廟,終於到了山頂,李巖是年輕小夥子比較撐得住,張潤累得氣喘吁吁,要不是途中李巖故意放慢腳步,他還真可能跟不上。
“舅公,這一條山路修下去,十萬塊估計不夠吧?”李巖眺望遠處說道。
張潤苦笑兩聲,待氣息平定後說道:“能湊到十萬就不錯了,不求修得多漂亮,能走路就行。”
李巖點點頭,山路不通車,沒必要修得太寬敞,不過考慮到使用年限,李巖覺得還是多砸點錢比較好,免得沒過一兩年又要操心。
“這樣吧,我多加十萬。湊個二十萬,把這條路好好修一修,初一十五大家拜佛上香也比較方便。”
張潤頓時一怔,以為自己聽錯了,如果再加十萬,李巖一個人就要出十五萬!
村裡的青壯年種田種地,一年到頭也存不到五萬,李巖一張口就多加十萬,瞬間把張潤震住。
“小巖,你別跟舅公開這玩笑…;…;”
“我沒開玩笑。”李巖擺手說道:“既然決定要修路。那就一次性把路修好,保證今後十年八年不出問題,您老也不希望每年一到雨季,就要擔心山路被沖垮吧。”
“十五萬不是一筆小數目呀,拿到村裡建房子,夠添兩層平房了!”舅公驚聲說道。
李巖沒有在意,笑著說道:“就當是給村裡做件好事吧,要是可以的話,山路修好後,就以我的名字命名,刻個石碑在路邊。”
世人都愛追名逐利,李巖只是俗人一個,沒有太高的思想覺悟,同樣無法擺脫名利的束縛。
如果能有一條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山路,讓過路人記住“李巖”這個名字。想想都覺得爽。
“這沒問題。”張潤大手一揮道:“只是取個名字而已,事情包在我身上,只要路能修好,其他都好說。”
“那咱們可就說定了,十五萬我分三次打到村裡公共賬號上,我相信您老能把這筆錢用到實處。”李巖笑道。
用十五萬就能換一條自己命名的路,做了好事又收穫名聲,李巖覺得不虧。
訊息傳到村委會,村民們都大為吃驚,沒想到李巖一個外人。竟然願意花這麼多錢幫村裡修路。
張潤提了一句命名的事,沒有一個人否決。
村民們不是傻子,不可能為了一個名字而拒絕李巖的好意,路有沒有名字對他們都沒有實質影響,當務之急是先把路修起來。
“老村長,李巖那小子真能拿出十幾萬給咱修路?不會是糊弄人的吧?”一個村民質疑道。
張潤眼睛一瞪,喝道:“瞎說什麼傻話,第一期的五萬塊已經到了村裡賬上,下個月還會打五萬過來,剩下的五萬十一月前也會打過來。”
一部分資金已經到賬,村民們不再心存懷疑,許多人都用羨慕的眼光看著張居德,誇他養了個好外孫。
老人咧嘴大笑,以前經常聽人說哪家的孩子有出息,在城裡當老闆,賺了多少錢,買洋房開小車,如今他也風光了一把。
雖然李巖是外孫,而不是親孫,但相差不大。
村裡人都知道,李巖小時候寄養在外公外婆家,不是親孫子,勝似親孫子,要不是念及感情,他也不會砸這麼多錢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