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世界的城池有依附,附庸之說,而人世界的國家也有這種制度。
比如大明想要依附大楊,上供給大楊三分之一的氣數就行了。
依附了大楊之後,我大楊會提供幫助,拿了人家的氣數自然就會努力增強對方的實力,保護對方。
對方強大了,我這個上級國家得到的氣數上供也更多。
這種依附的制度在春秋戰國時期就盛行的,弱小的諸侯國附庸強大的諸侯國。
如果弱小的諸侯國有機會變強,就可以擺脫附庸並且反過來滅了自己附庸的諸侯國。
我給那些弱小國家一個生存的機會,總比他們被楚漢滅了要好。
誠意我是丟擲去了。就看他們領不領情,要不要活命了。
大楊有足夠的能力對抗楚漢,只要小國家附庸了大楊,我就能保住他們。
張勇豪那邊派出了說客出使各大國家。我就坐鎮大本營,靜等訊息。
“大楚和大漢的軍隊都集結完畢了,正準備出動。”
3天之後,凌志給我傳回了情報。
“速度在預料之中。對了,你有沒有在大漢的陣營裡看到韓信?”我突然想到某件事,追問凌志。
“沒有發現韓信的身影,統率軍隊的是英布。”凌志回道。
“英布?”我摩挲著下巴。“沒有韓信的蹤影?”
“沒有,從大漢出世到現在,韓信都沒有出現過,倒是張良露過幾次面。”
“項羽那邊怎麼樣?”我點頭過後。轉而詢問項羽的情況。
“大楚麼,將軍多而有餘,但能擔當大任者很少,只有龍且。季布和鍾離昧。謀士就更加不堪了。”
“明白了,你下去忙吧。”
楚漢整頓好軍隊就開始出手了,兩個國家都建立在豫州,而人世界大部分的國家都在豫州。
所以楚漢出兵攻伐起來也很便利。用不著長途跋涉。
根據大漢出兵的方向看,目標直指曹操的大魏。
豫州有這麼多國家,劉邦偏偏選擇了曹操的大魏,其實並不難理解。
要知道漢朝最終是被誰覆滅的?說得嚴謹一點是曹丕,因為曹操在世的時候並沒有徹底廢了漢朝,曹丕上位後才滅了漢朝的。
但曹操是始作俑者,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做法傳到後世都快成為一句俗語了。
不管是曹操還是曹丕,那都是大魏的人。
劉邦第一個就要滅了大魏,最重要的一點是,大漢的傳國玉璽還在曹操手上。
現在修界誰不知道曹操手上的玉璽是大漢的傳國玉璽?
如果曹操不死,他存在一天,就是讓劉邦多受辱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