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兒女之事(上)
天正二年末,信長向各位重臣、外樣大名傳達命令,將次年的年賀儀轉移到岐阜舉行。這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自上洛以來,信長就很少在岐阜舉行年賀儀了,如今信長已經以天下人的姿態統治了整個畿內,並且在離京都不遠的安土建造的居城,實在沒有舍京都而就岐阜的道理。不過,既然他有命令,眾人還是都凜然遵從,一體前往岐阜。
在賀儀之上,他先對眾人在去年的工作褒揚了一番,尤其是誇獎了信忠支援遠江、收復東美濃遠山家的巖村、明智諸城的功績,然後就宣佈了為出乎意料的命令:
“鑑於信忠的這番功績,我決定將東美濃、中美濃和岐阜城賜予給他,並且由他繼任織田家家主之位……”
這個訊息是如此的勁爆,以至於好些人都忘了禮儀,當庭和身邊的人低聲交流起來。
看到這番情形,信長並沒有生氣,反而還露出了笑容,似乎對眾人的驚詫感到十分得意。
“主公”羽良秀吉忽然深深的伏下身,“如今天下還未平定,主公怎能輕易言退啊”
聽他這麼一說,無論是家中的譜代,還是各外樣大名,無論是真心實意的,還是虛情假意的,無不拜服在地板上,一齊苦勸信長收回成命。
身處這樣的情形,我自然也跟著拜服了下去。但我的心裡明白,信長傳位給信忠,肯定不會是準備隱退。實際的用意,據我猜測有兩個,一是正式確立信忠的地位,讓他獲得大的權威;二是跳出織田家的框架,以天下人的身份統領包括織田家、北畠家和武田家在內的所有大名。這一點,我認為羽良秀吉也能想到,之所以出言進諫,不過是為了表達忠誠之意而已。
這隻玲瓏的猴啊……
“傻蛋猴”信長笑罵道,“身上的責任,我豈能不知?還用你來提醒我嗎?”
“是……臣下惶恐”羽良秀吉連忙致歉。
“起來吧……你也是出於一番忠誠之意,沒什麼可以道歉的,”信長揮了揮手,轉向眾人說道,“正如秀吉所言,如今天下依然戰亂不斷,所以我還無法引退,請諸位繼續追隨我,輔佐天皇陛下繼續平定這個亂世。”
人一齊應命道。
“那麼這件事就這樣決定了,”信長點了點頭,叫到了信忠的名字,“信忠,上前來吧”
忠領命上前,坐在了信長的側下,居於畠山義周、松永久秀等從四位下外樣大名和家中一眾重臣之上。他應該是預先得到了訊息,臉色非常的平靜。
“從今天起,信忠將代替我統領織田家,家中的諸位,稍後要留下來拜見任家督,今後也將成為定例……其餘的諸位朝廷重臣,包括獲得朝廷正式位階的宣景、勝家、直政三位,以後到了年,就請前往京都隨我向朝廷敬賀。”
人再次領命道。於是事情就這樣訂了下來。
出了評定間,羽良秀吉叫住了我,遞給我一張摺紙。我展開一看,上面寫著“還禮五千貫”幾個字,還有他的畫押。
“這是……?”我奇怪的問道。
“啊呀,實在不好意思”秀吉努力露出一個笑容,“幾年前石松丸出生時,你送了五千貫的大禮,實在是幫了我的大忙。後來聽寧寧說,是她向你暫借的,只可惜家中一直不寬裕,所以直到現在能夠還上……”
“你這麼說就見外了”我把摺紙遞給了他,“以我們兩家之間的關係,實在沒必要計較這麼清楚……要說起來,長野藤敦還欠我好幾千貫的鐵炮錢呢,還不是一笑了之?”
“既然是欠款,家中又有了餘錢,自然是要歸還的……這也是寧寧特別交待的啊”羽良秀吉堅持道。
去年的大半年間,秀吉的收入的確不少。他建的長濱町,因為靠著琵琶湖,並處於畿內道、北6道和東山道的交匯點,所以很就繁榮起來,向他繳納了相當可觀的一筆稅錢。另外,在征伐北6時,同情一向宗的樋口直房私自和加賀一揆議和,因此被信長下令處決,作為主家的堀秀村也被沒收了領地,包括四萬餘石直領在內的坂田郡十萬石歸了秀吉,也大大的增加了秀吉的收入。
可是,去年年末的時候,秀吉唯一的親石松丸卻夭折了,只剩下了寶藏丸和孫七郎(豐臣秀次)兩個養。雖然他表面上沒有太過在意,還納了前北近江守護京極高吉之女、淺井久政外孫女京極龍為側室,並且有心情向信長表忠心,但是內心深處免不了會感到悲痛吧?這個時候,我怎麼能收回當初作為石松丸賀禮的錢呢?
反正,這區區五千貫,對於我來說也不算什麼。
由於我一力堅持,秀吉不得不收回了這張還款單。
“那麼我就愧受了,”秀吉把還款單塞進了衣襟,“其實,本來還有一件事情想拜託的。你這麼一來,倒是讓我不好意思再提……”
“一碼歸一碼,不用放在心上。有什麼事情,還是儘管說吧”我大度的說。
“是這樣的。今年寶藏丸已經滿了十三歲,所以我想請你擔任烏帽親,主持他的元服儀式。”秀吉說道。
是了,寶藏丸和吉祥丸是雙生,也已經到了元服的年齡呢說起來,他們比去年元服的信景還大八個月,只是因為奉命征伐紀伊,我提前為信景元服,讓他趁機完成初陣。
如今寶藏丸元服,作為家中重臣和孩伯父的我,確實是非常合適的烏帽親。當然這“親”也不是隨便結的,不僅要送上一份厚禮,太刀和戰馬也必須為孩準備齊全(具足除外,一般都是家傳)。
我忽然想到,如果我之前接受了秀吉的還款,此刻接到這個委託,以我的大方性格,以及和寶藏丸的親緣,大概是會順手把這筆錢再送給他吧……這個猴
但是寶藏丸元服,我確實很高興,那點禮物實在算不了什麼。於是,我立刻就同意了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