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海上風雲(中)
……,……
這年九月,繼“定海號”、“寧b號”兩艦之後,海神級護衛艦的第三艘“安瀾號”也正式下水,進入了海試階段。
出於將本處遷至伊予、加強對村上水軍的控制、並且壓制毛利水軍的既定方針,我廢棄了河野家的湯築城,在越智郡原國府城下建了今治城。這座城借鑑了三重城的築城經驗,但是規模加宏大,整座城大限度的親近外海,充分活用了外海的防禦、航運功能,內中外三重的城堀極寬,全部與外海相通,除了吉良船、安宅船以外,大的關船都能直接駛入。天守高達五層,照例是建在本丸,二之丸同樣建了一座三層的天守,供城守或者城代居住,和三之丸隔著內堀相連,奉行所建在三之丸,並且有兩重城堀,中堀以內是側近武士屋敷,普通的shì屋敷則在外堀之內。
說是外堀,其實只繞了城池半圈,兩端直接和外海相連。南端的蒼社川河口,是規劃的今治町所在,可以方便的利用河運之利;北端之外是今治水軍港,供巖松經定率領的水軍主力駐紮,也是海神級三艦的停靠之處。
今治港的地理位置極為重要,是連線九州、大阪的關鍵航運中轉站,並且和小早川隆景的三原港相對,分別佔據了芸予諸島的兩端。芸予諸島向來是毛利家的勢力範圍,不過,由於因島水軍覆滅,能島水軍受重創,來島水軍投向我方,毛利家雖然竭力保持對芸予諸島的控制,卻已經越來越力不從心。我相信,等到我的水軍主力遷移過來,那麼想奪取芸予諸島和這片海域,將不會hu費多少精力。
如果說洲本港現在是我掌控瀨戶內海東部的重要據點,控制著大阪灣和播磨灘,那麼這座港口就是控制整個瀨戶內海的關鍵。
為了同時控制這兩地,我將七歲的景四郎分封到淡路,領三原郡兩萬石,等我遷移到伊予今治城後接過洲本城,由家老山內一豐、安宅信康之弟安宅清康兩人輔佐,統領大阪灣海援隊和熊野的安宅水軍,掌握瀨戶內海的東部。命令二見光成從主力水軍中**出來,另建了一支水軍偏師。這支水軍以鹽飽水軍為基礎,加入了原戶川家的兒島水軍,主要任務是接替原主力水軍在瀨戶內海中部的職能,守衛小豆島和兒島,保護從伊予到讃岐的海路。
然而,這個過程還沒完,海上卻又生了事端。生事端的地方,是在離今治港九百六十公里外的琉球裡城下那霸港。
整件事情,起於七月份琉球海域的一場風暴。在這場風暴中,簡妮特號的副桅受損,嚴重影響了行船度,不得不就近停靠那霸港檢修。但琉球國卻不知為何,忽然扣留了簡妮特號。這樣一來,連其餘三艘船也不得不停下了,因為簡妮特號上裝載的紅銅,是明廷指定入貢的貢物,沒有這批紅銅的話,獻貢就不能完成,而貿易自然就無法談起。無奈之下,使團正使西笑承兌命令將其餘三艘船停在外海,派人乘小船上岸和琉球方面交涉,並且讓武田信孝名下的東瀛號迴轉堺町,向信長通報這個訊息。
信長聞訊自然是大怒,立刻將我叫去,命我立刻征伐琉球國。這是一個讓我非常為難的命令,也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苗頭,可是信長正在火頭之上,這時候是無法勸阻的。我只能採取緩兵之計,拉來持重的丹羽長秀一起進言,希望能由我先查明整件事情,上報後再由信長決定是否出兵。
看在我和丹羽長秀的份上,信長終於收回了命令。
“三個月,”他目光炯炯的望著我,“我會撤回勘合船,給你三個月的時間查明事實。但是,同時也作好出陣的準備”
三個月的時間,就有將近一個月要hu在來回琉球的路上,時間實在是非常緊迫。不過,能讓信長改變主意,已經是非常難得的事情,不可能再要求多。
“臣下遵命。”我無奈的答應道,心裡打定主意,一定要儘量轉圜,避免直接出兵,從而掐掉信長向外擴張的苗頭。
可是,瞭解了整件事情的背後真相,我卻感到加的無奈。
作出扣留簡妮特號決定的,是琉球王國三司官北谷王朝裡,漢名尚桓,官稱是與那霸殿內。他是琉球前任國王尚清的五弟,尚清四年前去世,十三歲的嫡尚永繼位,國政由尚桓主持。此人極為貪鄙,能夠登上這個位置,只是由於封地在裡城下的那霸,和其餘擔任按司地頭、依照祖制留在裡、以按司掟代管領地的王相比,影響力加強大罷了(按司相當於日本的宮家,自三代國王尚真起一律集中在裡城,住所稱御殿,孫仍為王族,漢姓仍稱尚氏,可擔任攝政的閒職;次一級的稱親方,住所稱殿內,孫降為士族,漢姓稱向氏,意為尚氏有缺,而三司官只能由親方擔任,以總領實際政務)。正是他見到簡妮特號上的貨物,起了據為己有之心,下令港方予以扣留。
而這件事的幕後推手,是九州南部的島津家。島津家的大隅諸島,和琉球奄美群島相接,因此一直和琉球存在聯絡,特別是自島津貴久以來,由於進行sī商貿易的關係,和琉球的聯絡極為密切。到了169年,島津忠恆是派軍征伐琉球,將之變成了中國和薩摩藩的雙重附庸國。琉球國的王城裡城中,就專門建有全日式風格的南殿,用來接待薩摩藩的使者。而迎接中國使者,則是在御庭之後的正殿召集所有重臣拜謁,然後在第二尚氏的菩提寺臨濟宗圓覺寺設宴,自然是隆重得多。
不過,島津家沒有做得太過分。他們大概是知道簡妮特號與東瀛、東溟、東濛三艘船不同,上面有大友家的貨物,或者就是認出了船上大友家的武士,慫恿尚桓扣留了簡妮特號。對於其他停留在港外淺海區、屬於織田家的三艘船,他們卻沒有什麼行動,甚至還以實力不足為由,勸阻了準備派他那支小水軍劫持另三艘船的尚桓,以免得罪織田家。
可他們卻不知道,簡妮特號上的那一百五十噸紅銅,乃是完全屬於織田家的,並且是明廷指定的貢物,關係著整個勘合貿易是否能夠進行……
“即使是這樣,那也不可饒恕”信長憤怒的用摺扇敲打著地板,彷彿那是島津家家督島津義久的頭皮似的,“這一期的貿易,差不多就要被耽誤了。無論是島津家,還是琉球國,都必須付出代價”
“或許,可以另外想辦法,”我努力的思考著,“或許可以親自和島津家交涉,讓他們勸說琉球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