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凱還以為眾人懂行,立馬詳細的解釋了一下青訓營的存在。
如果是幾年前,LPL青訓確實是狗都不理的存在。
畢竟在當時的環境下,俱樂部一般都是透過自行試訓的方式去尋找新人,最佳化隊伍。
一般有好的苗子,提前就被俱樂部瓜分走了,只有那些沒人要的,才會走官方的青訓體系,但那種天賦不算出眾的人,就算訓完也厲害不到哪去。
而今年,就不一樣了。
LPL雙冠在手,天下第一,自然開始考慮起了未來的存續問題,所以新規應運而生。
在全新的規定之下,每個俱樂部每年只有兩個簽約新人的名額!
新人指的是從未在LPL打過比賽的新選手。
如果名額已經籤滿,那無論是再好的新人苗子,也得乖乖送到青訓營去!
當然,以俱樂部名義送去青訓營的新人,到時候在簽約方面也還是有先發優勢的,可以率先把選手回購回去。
按照正常情況,EDG一般會從自家青訓裡抓出幾個好苗子,送到青訓營去磨一磨。
但如果明敬來了,廠長當然可以坦蕩的開個捷徑,給明敬安排一個名額。
青訓會有來自各大俱樂部的二隊教練進行觀察和教導,還有科學系統的訓練體系,那些滿身排位匪氣的新人進去滾兩圈,往往都會得到質變。
而且最關鍵的,青訓營16歲就能進,而且時間就在暑假的七月八月,對於高一學生明敬來說,青訓營就是最適合他的地方,確實可以做到學習職業兩不誤。
“七月八月啊?正好。”明敬笑了笑:“下一場數學競賽在九月第二個週末,那我七八月先去青訓營玩玩,等結營後回來,正好參加數學聯賽,兩邊都不耽誤。”
聽著明敬的大膽計劃,父母和堂哥都是撓頭。
合著你是要又考北大又打職業啊?
這真的是人類能做得到的事情嗎?
“能不能做到,到時候自然就知道了。”
明敬反而是最有信心的那一個,繼續說道:“要不這樣吧,你們就看我今天這場競賽的成績吧。如果我能考到前十,你們就讓我去青訓,怎麼樣?”
明敬繼續抱胸道:“如果考不到,我就老老實實備賽,考個北大再說。”
考個北大再說...這說的什麼B話.
這話聽得明凱人有點麻...但他當然是沒有決定權的,只是將目光投向一旁的叔嬸。
老媽此時也思索著。
理論來說,明敬的數學競賽實力,其實前十是有點懸的。
畢竟HUB省是個絕對的教育大省,頂尖中學數不勝數,而湖北的數學又是強項。
按照往年來說,數學專案的六十個進入國家集訓隊並且保送清北的名額,湖北一個省就能佔去710個。
在HUB省能考出前十的成績,那說明已經卡在了保送清北的水平線上,這已經是父母二人期待的水平,即使是對於明敬來說,這也是絕對的進步。
“行,我答應了。”老媽此刻也不猶豫了,直接了當的說道:“只要你能考到前十,你幹什麼我都不管你。”
當父母的,肯定是從兒子的前程出發,從過來人的角度為兒子尋找最合適的道路。
但透過今天這場聊天,老媽忽然覺得,自己似乎還不夠了解自己兒子。
如果明敬真的能一邊打遊戲一邊進步,那她還有什麼好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