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桀是在導師的掩護下,才順利脫身返回的Z國。
脫離了原來的實驗室環境,讓顧桀的心情低靡了很久。
可龐大的人口基數和病患對科研的配合比例,大大超乎了顧桀的想象。
五年,讓顧桀有種飛躍的感覺。
此時的研究進度已經讓顧桀幾乎失去了所有的生活自由。
只說校園內溜個腿,至少都要兩暗一明。
到底進度有多快?
顧桀已經可以和良性腫瘤進行互動了。
它長大,就增加器官所有細胞的抵抗力,消磨它。
它放棄抵抗,有停止吸收養分就此休眠的跡象,就喚醒它。
除了和它寄生的器官同吃同睡外,增殖、擺爛都不行。
但是,動物實驗的收穫畢竟還是有限的。
從患者身上手術摘除的良性腫瘤,簽約後,移植到動物身上。
可動物的壽命有限,這是一方面,生理機能的系統邏輯也跟人類大不相同。
始終是隻能採集資料,充實一個看起來“好有底氣”的數學模型。
這樣的情況對顧桀的研究來說,完全不足夠。
最近,後勤聯絡人又給顧桀送來了一個好訊息。
細胞列印的樣機和幻體儀就要到了。
接下來,就可以直接按照患者的器官樣本直接打造一個原裝器官,然後接入幻體,再移植良性腫瘤,顧桀就可以大展拳腳了。
說不定很快就可以教癌細胞數數了。
每每夢到這一幕,顧桀都能笑醒。
……
就跟人類成立氣象學來解讀地球的語言一樣。
未來在良性腫瘤內,癌細胞間也會分出來一支,專門進行“氣象學”的研究。
到那時,顧桀限制它們擴張和擺爛的手段會被它們怎麼理解?
或許,應該開始想辦法為他們增加一些光敏物質進它們的培育環境了。
繁殖個幾萬代,說不定就能讓癌細胞擁有“視力”。n
……
顧桀的工作也有一條紅線,就是不能提供癌細胞可擴散的模擬學習環境。
說白了,就是允許你學習共存,不允許你搬家,不準擁有複雜環境的適應能力。
這一點就好比對人類人種的結構設計一樣了,熱帶的專屬身體結構,就是能夠在熱帶擁有超凡的身體效能。
這一點在約束腫瘤不增殖時就有了大量的實驗資料,做到的難度很大,不過仍是成本能擺平的問題。
加裝置,一切就都搞定了。
……
人類的神經中樞就好像寄生在軀幹上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