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從後腰摸出一杆旱菸點著,啪嗒啪嗒的猛吸了幾口後,才滿臉惆悵的說道:“小老兒我守著這間店,是為了報恩。”
“報恩?”
原來,這間店原來的主人並非老人,而是一對母女於二十年前所開。
可那對母女為何卻偏在這恍惚人煙的地方開店呢,這能有生意麼?
答案是有。
而且生意還十分的好。
只因此地附近有一處賭坊,名喚“樂天莊”,乃方圓百里賭徒的聚集之處,其中不乏名流人士和商賈鉅富,賭坊的生意是十分的紅火。
這樂天莊規模龐大,其內也是極盡的奢華,並聚集了一批名廚,專為賭徒提供上好的酒食。
可這批賭徒整日大魚大肉的很快便吃膩了,都想偶爾吃些清淡可口的農家飯菜,於是一對不知道從何處而來的母女嗅出了其中的商機,便於這鄉道旁開了這間小店。
原本這店內提供的不過是麵條包子,再有便是豆腐青菜那些粗糙的家常菜式,卻十分的受那幫賭徒的喜愛,每日有不少人來這小店吃些清淡的飯食後再回去繼續拼手氣,長此以往,竟成了樂天莊那幫賭徒的例,故而這小店的生意是出乎意料的好。
而這老人,原本便是樂天莊內的一名廚子,名叫趙炳良,原是得陽城內大酒樓的廚子,被樂天莊重金給挖了過來。
有道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這天天在賭坊內當廚子哪裡會受得了賭場上的誘惑,於是這趙炳良得閒時也會去玩上幾把。
可他的手氣卻是十分的差,經常是把月錢輸的一文不剩,還倒欠了賭場許多的高利貸。
有一次,這趙炳良是輸紅了眼,一把將賭桌給掀了,是破口大罵賭場吃人不吐骨頭,直說要和賭場來一把生死局。
說若是自己贏了,不但前債一筆勾銷,而且賭場得給自己一千兩金子。
若是輸了,則立即自刎,以命抵債。
那樂天莊的主子是一早就看這個爛賭鬼廚子不順眼了,便遣了莊內一名手段極厲害的人去與他賭這生死局。
簡單的賭法,莊家搖骰子,閒家押大小。
結果是三把骰子搖下來,趙炳良連輸三把。
就在他舉刀準備自刎之時,卻被一名年輕的姑娘給攔住了。
那姑娘都喚她春娘,便是鄉道旁那開店母女當中的女兒,彼時不過十六歲。
這春娘時常給賭場內懶得下場的賭徒送農家飯菜,時間一長,倒也與莊內的人都熟絡了起來。那趙炳良雖是個爛賭鬼,心腸卻是極好,見這對開店的母女無依無靠的,便時常關照她們,經常介紹些想吃清淡飯食的客人去她們的小店。
所以春娘對趙炳良是一向有好感的。
賭場上人問春娘為何阻止趙炳良自殺時,春娘只說讓她替趙炳良再賭一把,若是再輸,不但趙炳良將命奉上,自己也終生在樂天莊為奴。
財大氣粗的樂天莊實際上也並非非取趙炳良的性命不可,只不過是為了趁勢攆走他,順道用這生死局取個樂,活動活動賭場的氣氛。
見春娘這個老實巴交的小村姑竟敢替人扛下生死局,賭場內的氣氛一再的高漲起來,樂天莊的主子便答應了。
依舊是派莊內最厲害的人應賭。
可春娘卻將骰鍾拿了過來,說賭的簡單些,只比點子大小。
各搖三把。
結果三把下來,春娘皆贏。
對方不服氣,便執意再來三把。
又三把後,依舊是春娘贏。
全場震驚。
那樂天莊的主子十分詫異春孃的手段,便又讓她試了牌九、葉子牌等其他幾種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