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在一旁靜靜看著,嘴角掛起不經意的笑。
李氏一脈的隱秘,他確實不願對外人提起。
但如今,李氏一脈人丁凋落,有血海深仇在眼前,急於發展壯大。
無名看出暗夜小隊這四人,都是忠肝義膽的鐵血男兒,有意讓他們與李懷風生死共赴,這一手借花獻佛,用的十分老辣。
“偶像,現在總可以說了吧?”男爵急切道。
無名點了點頭,將這個埋藏了千年的隱秘,悠然講述。
唐太宗時期,北方遊牧部落契丹族歸附大唐。
唐太宗李世民,將當時契丹族的首領賜為國姓:李,寓意與兩族世代友好。
這個典故有史可依,如今在網上也可以輕鬆查到。
但這些,只是表面文章。
太宗之所以看重契丹,是發現了這個民族的一大秘密。
契丹民族天生強壯,無論男女老少皆是驍勇善戰之輩,尤其部落首領耶律一族,成年男子各個達到超凡境界。
這水平,已經與唐太宗手下大將,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秦瓊,程咬金,李靖,尉遲恭等人不相上下。
在那個時代來說,每一個人都是能成為一方霸主的存在。
有一年,契丹首領帶本族九人,來唐朝給太宗拜壽。
兩個民族一見面,難免談論你強我弱的話題。
唐朝太平鼎盛,很多大臣與後宮嬪妃,都沒把契丹蠻夷小部落看在眼裡。
有人提議,派兩國能人進行文武比鬥。
契丹首領笑而不語,派出一人不是手下心腹大將,卻是一個年僅十二歲的黃口小兒。
他一出場,朝內文武百官不免捧腹大笑。
“耶律族長,你族是沒有能人了嗎?居然派一個小娃娃出來比試,怕輸,你儘管直說!”某個大臣嘲諷道。
話音甫落,這個黃口小兒飛身上前,拔出身旁侍衛腰間寶劍,鋒利劍芒直取那位大臣脖頸。
電光火石,誰也沒想到小孩子會突然發難。
這個大臣是個文官,以口活見長,手上功夫實在不敢恭維,嚇得滿頭大汗。
在眾人驚駭目光中,這黃口小兒卻用寶劍挑起他桌上一個酒盅,笑道:“上官別怕,我只是想給您敬杯酒。”
“在我看來,堂堂天朝不會都像這位上官一樣,只會逞口舌之快吧?”
黃口小兒傲立場中,一瞬間吸引了所有人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