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ie姐,這是瑜姐給你的一個商業計劃書,她說是香江科大倆個博士做的一種晶片研究計劃,叫什麼藍芽,嗯,現在有些手機上有用這個晶片。”
薇薇安簡單把情況介紹了一下。
柳若依釋然,她專門同楚瑾瑜講過,凡是有晶片型別的風投計劃書都讓她來看看再說。
不過香江這邊真的是很少接到這型別的專案,現在終於有一個,楚瑾瑜也看不懂,所以直接就送過來了。
柳若依翻了翻這個所謂的商業計劃書,技術方面講得還算讓人清楚,這倆博士看來也是下個功夫了的,用簡明扼要的話說明了他們要做的事情。
他們就是開發一種新型的藍芽2.0晶片,同標準的藍芽2.0晶片相比解決當前技術中存在的倆個問題:
1.藍芽配對太複雜,對於普通人來說這個配對過程簡直就是一個災難,會遭遇很多問題,所以大幅度降低了藍芽的使用者體驗,博士認為必須要簡化這個配對。
2.省電
因為藍芽裝置基本上都是電池供電,現在的藍芽功耗相對來說還是太高了,必須想辦法進一步解決功耗問題使其更加省電。
問題柳若依認為他們是找準了藍芽這個東西的痛點,柳若依記得自己那個時空的藍芽在使用上的確不會再為配對這些問題發愁,無論是手機同手機藍芽互聯還是手機與耳機之間的藍芽互聯都是非常方便的。
相比之下,現在的藍芽手機柳若依試過,簡直是太複雜了,而且手機與不同品牌耳機之間的相容性還大有問題。
其次就是藍芽耳機根本用不了多久就會沒電,這讓柳若依現在都不喜歡藍芽耳機,而是用有線耳機替代。
只不過這倆博士只是提出了問題,對於解決思路和技術路線什麼的通通都沒有,對於費用這塊也是大約提出了需要500萬港幣做第一期研究。
未來的商業盈利方面,更是大而化之給出了一個成功後年產可以上千萬,銷售幾個億的模糊估算。
如果從一個商業計劃書來說,百分之九十九的基金經理都會斃掉它。
因為這根本就不是一個賺錢為目的的商業計劃書,而是一個根本沒有什麼基礎的早期研發計劃書。
看完後,柳若依閉著眼睛想了一會兒。
“薇薇安,你直接找到這倆個博士,你給他們說這不是什麼商業計劃書,所以公司不能給他們風投。”
柳若依招來薇薇安,交代道。
“但是我願意私人贊助他們開展這個專案研究,給他們500萬港幣,如果在技術上有突破的話,接下來再來談商業計劃。”
500萬港幣對於這個時代絕大多數人來說是一筆大錢了,但是對於柳若依,這不過是一筆微不足道的支出,從她私人腰包掏都無傷大雅。
甚至她都沒有對這倆個博士有任何的約束和監控,極端一點說如果這倆博士是騙子,拿了這錢不幹正事直接自己花掉,柳若依都沒有任何追究的辦法。
不過柳若依還就這麼就投給他們了,不為別的,只是因為柳若依從這個所謂的商業計劃書中看出了他們倆人的夢想。
他們的心思壓根就沒在商業轉化上,而是很多篇幅都花在了技術的解釋和描述上。
儘管他們還沒有什麼具體的改進想法,但是柳若依不在乎,就算為了這倆人的夢想投資好了。
反正對於她來說500萬就算打了水漂,也沒有什麼太大關係。
...
楊啟山博士看著薇薇安遞過來的支票,有點發呆。
一邊看著被薇薇安退回來的商業計劃書,一邊看著手裡的500萬港幣支票,忽然覺得自己有點臉紅,然後拿著支票的手開始覺得有些發燙。
臉上神色變化不定掙扎了好一會後,楊啟山才咬牙將支票重新遞給了薇薇安。
“薇薇安小姐,我們真是希望能夠獲得風投的機會,但是不是這種所謂的贊助。我知道Annie小姐非常富有,但是,”
楊啟山頓了一下,“我們初衷真不是拉贊助的。”
他是2001年香江科大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博士,然後還去伯克利分校訪問研究了一年,現在在香江科大是副教授,也是一個要面子的人。
柳若依忽略了一個真正的科研人員內心中,對於這個還是非常敏感的。
在楊啟山看來這有點像是乞討來的東西一樣。所以他不能接受。
薇薇安睜著一雙大眼睛,一眨一眨地看著這個應該還不到30歲的青年,說不上英俊,不過面容清秀還算可以,但是有錢都不拿,這人的腦回路到底是怎麼想的。
薇薇安覺得柳若依已經把話說得很清楚了。
“楊博士,Annie姐的意思非常清楚,希望你們的團隊可以藉著這筆資助研究有所成就後,我們才接下來談風投的事情,我不覺得這其中有什麼不妥啊,為什麼不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