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意難平

馬面前世是個書生,爹孃給取了名字,叫做馬未生,家裡只有半畝薄田和一隻老牛,窮酸至極。後來爹孃相繼離世,不到九歲的馬未生一個人住在茅草房裡,僅有的半畝薄田還被人佔去大半,只給他留了個邊角,種點菜以供平日果腹。馬未生無法反抗,只能趁著閒去山裡打些野味拿去換糧和銀兩。

馬未生是個讀書的好苗子,學堂夫子每次都喜歡叫馬未生給同學們講自己的讀書體會。可惜同學們大多不喜歡馬未生一板一眼地認真討論問題,時不時去捉弄他。

馬未生挺討厭他那些不成器的同窗,只想著趕緊考試奪個狀元,到時候風風光光回到故里,看誰還敢欺負他。

一步一步,馬未生順利去了京城。

他進入京城的第一天就驚呆了。

原來腳上的鞋子除了草鞋和粗布鞋,還可以做成各種新奇樣式,這些漂亮的鞋子不用每天泡在泥濘的田間小路里,而是可以踩在大塊的青石板上,硬邦邦的,一點都沒有泥。

原來身上的衣服還可以用柔軟的綢緞做成,貼在身上,舒服極了。

原來普普通通的食物可以做得那麼好看又好吃,連白豆腐都能做出花樣。

原來京城裡的人不像老家的鄉親,即便是街邊擺攤的大叔,隨口一謅都能說出來高深的道理。

馬未生不想回家了,他就想留在京城,要飯也要留在京城,更何況,憑他的本事,怎麼可能淪落到要飯的地步。

然而越是在京城呆的久了,馬未生越覺得自己與這個地方並不匹配。他沒有光鮮的外表,沒有可以誇耀的父母,連一向引以為傲的學識也只是比同窗稍好一些罷了。

有人告訴他,天生的差距抹不平的,努力也沒用的。

馬未生失敗的次數多了,漸漸也沒努力的勁頭了,就像是困在井裡的蚱蜢,怎麼跳都跳不出那該死的牢籠,於是也就不再蹦躂了。

蚱蜢最後的結局是死,可馬未生不想死,於是他跟著幾位同窗拜在了首相大人的門下。

比起其他人,馬未生一無所有,只好拼儘自己的全力,讓自己更突出一些。他很是花了些心思去揣摩首相大人和一眾上位者的心。

漸漸地,馬未生成了京城裡茶餘飯後的閒談中最有人氣的書生。

出身貧寒,卻滿身貴人氣度;學識過人,卻極為謙遜有禮;努力上進,卻並不汲汲鑽營。

聽到這些評價,馬未生樂不可支,好笑,真的好笑。

眾人眼中的馬未生自然也是入了首相大人的法眼。

他“逼不得已”地聽從了首相大人的安排,提前拿到大試的考題,考中了狀元,接著成了京官。

雖說每天朝會站在隊伍最末,馬未生卻將腰板挺得筆直。他要把自己植根於這金鑾殿之中,風吹不倒,雨打不怕。

年邁的老皇帝喜歡馬未生這股勁頭,他老了,可年輕時候也是像馬未生這般意氣風發的。

老皇帝張羅著要給馬未生娶妻,想把自己手掌心裡的寶貝公主嫁給他。

首相大人也張羅著要給馬未生娶妻,想把手下兵部尚書的千金嫁給他。

馬未生皆是推拒了,這些公主千金哪個不是含著金湯匙長大的。馬未生在外面伺候的人太多了,他不想在家裡還要俯首彎腰。更何況,他的路,不需要女人鋪就。

老皇帝倒是不意外,依舊樂呵呵地時常召見馬未生。首相大人也沒說什麼,但對馬未生態度卻明顯差了許多。原本交好的幾位同僚都用可惜又嘲諷的眼神看著馬未生,他心裡清楚,卻忽地生出一股悶氣,梗著脖子每日上朝下朝。

眼見自己在朝堂上快要被擠出圈子,馬未生不得不服了軟,在家裡灌了兩壺酒,暈暈乎乎去了首相府,懇求首相大人做媒,求娶戶部侍郎的千金周琉。

馬未生初到京城第二年便遇上了周琉。京城裡時興燒香拜佛,那年京城裡相好的官太太們紛紛帶著自家兒女去寺廟裡祈福。馬未生那時鬱郁不得志,借住在廟裡,時常去尋大師父講經,得知此訊息便躲在後院沒敢出去,生怕一個不小心衝撞了這群惹不起的貴人。

可十幾歲的少男少女都是家人掌心的寶,天不怕地不怕,也不管小和尚的囑咐,一路玩鬧進了後院,這就遇上了馬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