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吧,自那件事後,秦王便一直對我十分禮遇。”
“可秦王示好的方式未免讓人覺得荒謬。”春歸不屑道:“像秦王妃一樣,倒是對我有幾分摯誠相交的意思,姜才人則又不然,竟然意圖利用我挑撥離間,讓周王妃與陶才人蚌鶴相爭,這樣的用心哪裡是因為知恩圖報?”
“就算秦王對我心懷感激,畢竟難抵鄭貴妃及魏國公府待他的恩情,倘若秦王真是出於純孝的話。”蘭庭輕笑。
“鄭貴妃對他這樣虐折,何來恩情?!”春歸嗤之以鼻。
“畢竟鄭貴妃認同了將秦王記於名下,這就是恩情。”蘭庭道:“先帝時,曾有罪奴所出皇子,生生被餓死於內廷,且死後足有十日,才被發覺已然殞亡。”
春歸:!!!
“罪奴所生龍子,自來不入玉牒,而秦王做為鄭貴妃的養子,才能享有如今的榮耀。”
“要這樣說,秦王最應感激的人該是皇上才對,畢竟是皇上下令,鄭貴妃才會認下他為養子。”
“皇上畢竟不是普通人。”蘭庭搖了搖頭:“所謂雷霆雨露均為君恩,縱使皇上不對秦王開恩,身為臣子,秦王也不能不敢對皇上心懷怨謗。”
“總之在我看來,秦王未必是因恩情才對鄭貴妃及魏國公言聽計從
,他畢竟是親王,是記名玉牒為皇室認可的龍子,倘若太孫失了儲位,秦王大有機會一爭,當然,這需要鄭貴妃及魏國公府的鼎力支援,所以雖說他對逕勿屢屢示好,可在他心目中,唯有魏國公才是不可或缺的助力。”
“輝輝這樣分析,也確有道理。”
“那麼秦王會不會就是那個幕後人?!”這才是春歸真正在意的關鍵。
“如果秦王就是幕後人,那麼他一定已然贏得了魏國公的敬服和投效,但據目前的表象來看,顯然不像,因為我實在想不通,秦王憑藉什麼記得魏國公的投效輔佐,難不成憑藉鄭貴妃對他恨之入骨,視他為殺子之仇?”
這個……
春歸嘆一口氣,承認自己的懷疑並沒有證據支撐,無非是因為……因為陶芳林對於姜才人的在意,但這些內情又不能向蘭庭合盤托出。
“再有,魏國公越是顯示與秦王來往頻密,我越是生疑,因為魏國公城府極深,且他現在已經懷疑我在暗察樊家命案背後的內情,這個時候他故意讓秦王用如此淺薄的方式示好……也許正是為了誘導我懷疑秦王,當儲位之爭正式揭幕,我因對付秦王而忽視八皇子。”
如果沒有陶芳林的異狀,春歸承認自己會被蘭庭徹底說服,如果魏國公真正想要輔佐的人是八皇子,八皇子現在的年紀還顯然無法想也那多陰謀詭計,那麼魏國公就是那個幕後真兇。
當八皇子即位,魏國公權傾朝野,會讓這天下掀起腥風血雨,終於導致蒼生罹難,江山社稷在劫難逃。
總之,魏國公應當是周王謀儲途中,必須清除的死敵。
但願渠出那邊會有所發現吧,春歸只能寄望這個幾乎防不勝防的暗線。
但她沒想到的是,儲位爭奪戰尚且還在膠著,局勢撲朔迷離之際,太師府裡就先出了亂了,就在次日,一直小動作不斷但毫無效用,幾乎被春歸遺忘了的和柔,居然服毒自盡!
春歸聽聞訊息,立即便要趕去外院察問,卻剛走到垂花門,就被蘇嬤嬤追上來阻止。
“老太太讓大奶奶立即前往躊躇園。”蘇嬤嬤先是傳令,跟著春歸往老太太院裡去的時候,又再壓低了聲兒囑咐:“正是因為和柔服毒一事,是二夫人稟報的老太太,且二夫人眼下正在老太太跟前兒,老奴有幾句勸言,還望大奶奶勿怪僭越,和柔雖是奴婢,且是自己服的毒,論來這事怎麼怪不著大奶奶身上,可……聽說昨兒傍晚,和柔捱了大奶奶跟前菊羞姑娘幾句數落,多少人都說,正是因為如此和柔才想不開走了絕路,到底和柔也是先頭大夫人替大爺擇的婢女,鬧出這樣的事來……大奶奶可不能再執拗了,一陣間便是挨幾句埋怨,莫再像往前一樣直接頂撞二夫人。大奶奶先擺出知錯的姿態,老太太才好維護您,否則這府裡的流言蜚語也難以平息,一來會傷及大奶奶的聲譽,再者,恐怕連易夫人也會受到連累。”
昨日晉國公府才擺了認親宴,轉頭就傳出春歸逼死奴婢的話,可不讓人堅信她這孤女如今仗著晉國公府的勢,可算能把賢良淑德的麵皮一撕,露出凶神惡煞的嘴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