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33章 拜訪孟家

“是了,所以孟治才會遊說元同知,因為元同知並非臨淄王黨,由他挑頭行事,臨淄王黨便可坐享漁翁之利。”

“更關鍵的是孟治作為臨淄王黨如此重要的內奸,暴露對於臨淄王黨又將是記重擊。”周王這時也不得不認清事實:“他們必定力保孟治,那就只能把元亥滅口,且利用元亥命案,計劃一石二鳥,袁箕出手,確然不同於我那二皇兄和成國公。”

然而周王並沒有將這刻不容緩的局勢向陶芳林透露些毫,於是陶芳林當在接到錢夫人的邀帖時尚且還在沾沾自喜,但這回她並沒有再自作主張,還記得先徵求周王的同意:“錢夫人的想法,是打算做媒,撮合方知府的閨秀嫁給曹國公的孫兒,妾身認為這不失為一件好事,若這事兒真成了,錢夫人感念妾身居中的作用,應當也會著力勸說錢尚書棄暗投明,錢尚書若然改投殿下,殿下豈不好比如虎添翼?”

更重要的是她立下一功,必得周王恩寵不說,又與錢、吳二姓建交,實力大增,也算是與出身高門的董妃之間縮減了一些差距,相比起那一世的顧春歸來可謂雲泥之別,顧春歸當年既然都能被周王請封夫人的品階,這一世為她請封更加易如反掌,以夫人之位相爭鳳寶,當然要比才人之位相爭鳳寶更加容易。

周王雖不清楚陶芳林心裡這些有如異想天開的念頭,卻大抵明白她是什麼目的,幾乎沒忍住冷笑:真是婦人之見,先不說錢柏坡打的就是過河拆橋的主意,搭上曹國公府籠絡方棟樑後哪裡還會搭理你這區區親王側妾,便是錢柏坡的老婆有這知恩圖報的心思,她幾句枕頭風就能動搖錢柏

坡的立場棄暗投明?權奪之事都是如此容易的話,男人們僅顧著吃喝玩樂,只打發女人們去勾心鬥角就足夠了?

生活還真是容易啊。

陶芳林忙著和錢夫人建交,春歸也按照計劃去了禮部尚書孟治家中拜訪。

孟治職屬南京六部,不同於地方官員,原則上來說他其實仍算中央官員的體系,所以沒有籍居地的限制,他祖籍便為金陵,妻族同樣也是南京世族,不過孟治的妻子汪氏已經過世,而今內宅是長媳林氏當家。

巧的是林氏和春歸竟然鄉黨。

不過兩人年歲相去甚遠,性情也不大投契,所以言談就並不顯得多麼熱絡,在春歸看來,甚至許多時候還會忽然發生尷尬的冷場。

但她當然不認為僅僅是因年齡造成的代溝和性情導致的懸差,造成這般“艱難晦澀”,林氏連長孫都能開口喊她祖母了,做為金陵孟門的宗婦,怎至於這般不擅交際?她分明是受到了叮囑,已經知道了春歸的來意,故而嚴陣以待謹言慎行。

也就是說林氏心中,必存惶惑。

“大奶奶可知元同知已然過世之事?”當春歸實在無法用迂迴的方式挑起這個話題,乾脆就直接詢問。

而今孟治尚且未曾致仕,故而在孟家林氏雖然已經是事實上的主母,但仍然為家裡人稱作“奶奶”,春歸乾脆也是“入鄉隨俗”。

“前日確然是聽老爺和外子提起過,老爺十分痛惜,外子也是連連嗟嘆,元同知只不過比外子年長几歲而已,沒想到……”林氏倒是長嘆一聲,不過春歸在她臉上完全不見悲慼之色。

反而是林氏的女兒孟三娘泫然欲泣:“真不知瓊兒該多難過了,她可一貫敬重元同知,元同知雖然嚴厲,不過卻一直將瓊兒奉為掌上明珠,幾乎有求必應,我那時聽瓊兒說起她家裡的事,都直眼紅瓊兒能有個這樣慈愛的父親。”

“元同知的小女兒閨名瓊兒,因有一年隨著家中尊長來給我家老爺拜壽,在我家住了一段時日,和小女很是投緣。”林氏急急的解釋了幾句,分明不願讓女兒多說話。

春歸卻偏問孟三娘:“孟姑娘有多久沒見過元姑娘了?”

“隔了半年多不曾見,還是新歲時瓊兒隨元同知來拜年時見過。”

“孟姑娘可曾聽元姑娘說過,元同知那一段兒和誰結過怨仇?”

“顧宜人,這些事情閨閣女孩們哪裡知道。”林氏有些生硬地打斷了春歸的話。

“我知道。”孟三娘卻不理會母親的阻攔,急急忙忙地開了口:“瓊兒是隨父母住在淮安府衙裡頭,她跟我說那一段兒方知府家的丫頭時常擠兌她,陳娘子也時常為些小事責備她們母女,瓊兒都聽元同知講了,是錢尚書讓方知府為難他們家,還不是因為元同知懲處了錢家的人,錢尚書有意報復。”

林氏就越發急躁了:“顧宜人應當也聽說了這些矛盾,用不著你這丫頭多嘴,罷了,你也見過了顧宜人盡了禮數,這就回屋子裡去吧,長輩們說話閨閣女孩本就不該打擾,我教給你的規矩你都拋之腦後了?”

這幾乎都有了指桑罵槐的語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