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穿了就面冷心熱,口硬心軟。
這樁姻緣只要蘭心不變卦,那就是八字寫足一撇。
至於公婆的意願,春歸壓根就沒上心,別說蘭庭這面後盾了,況怕蘭心妹妹一鬧騰,大老爺和沈夫人都只有妥協的份。
臨近八月的時候,蘭庭總算給了春歸一句準話:“周家人過幾日就會來送他家小子的庚帖,輝輝若覺他們還算熱忱,也把二妹妹的庚帖交給他們
吧。”
這就是周小郎君終於透過了趙副使的考核。
八月初,周家送來了庚帖,春歸也把蘭心的庚帖交給了周家人,但因為蘭庭還無意讓妹妹這麼快便出閣嫁人,所以這件婚事接下來的程儀就沒急著進行,但周太太邀約春歸去周家作客,春歸答應了。
她也終於見到了蘭心妹妹非君不嫁的心上人。
周小郎的年歲其實還未滿十六,眉眼卻生得有幾分凌厲,性情也是寡言少語的不大健談,因春歸問起他的課業,應答時口吻甚至有些辣衝,不過倒不是針對春歸,僅是抒發他對某些經史釋著的不同見解,周太太儼然不知兒子的見解是對是錯,她只怕會造成春歸的誤解,笑著緩和氣氛:“小犬著實不大習慣交際,尋常和同窗爭論課業時就是這樣的口吻,我也提醒過他莫這樣狂妄,卻也無法糾正他這性情。”
“兒是依循先生教導,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與其曲謹,不若疏狂。”
周太太:……
“那你祖父不是還教導過你為人要謙恭?”當孃的竟和兒子爭論起來。
“謙恭不在言行,而在發心。”
周太太:……
“顧宜人考較兒子課業,若兒子不示實學,豈不讓顧宜人誤解兒子愚冥?”
周太太扶著額頭,敗下陣來。
她把自己的寶貝兒子打發開後才道:“小犬就是這樣一副直脾氣,雖說我帶著他去吳王宮拜訪時,也告訴他是為相看,李家和我們家也都得看著他和李二姑娘認真你情我願了,才會正式定親,結果他以為定親之前還必須先讓他點頭……後來收到趙二姑娘的信,他也相信當真只是談詩論賦,一來二去的對趙二姑娘便生了好感,因為趙二姑娘好學上進。”
春歸:……
她有點相信了周小郎的確如此單純。
“所以這兩個孩子自己就議定了終生大事,小犬竟認為順理成章,理直氣壯的告訴他父祖,他經過相看,認為與趙二姑娘才有共同喜好,與李二姑娘反而說不到一塊去,不瞞顧宜人,我都時又氣又急又哭笑不得。”
春歸很能體諒周太太的心情,不過她更相信蘭庭的眼光,蘭庭既然許可了這樁姻緣,那必然是認定周小郎確然是個正人君子不說,將來還能夠約束蘭心的言行糾正小姑子那乖戾的心性。
姻緣之事,看來還當真各人有各人的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