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階段感言+新書《仙家》

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仙籠》到此,告一段落了。

原本有一計劃,便是寫兩年,但是後期三個月,結束的確實倉促,中間還斷更了一個月,最終止步於282萬字。

種種緣由,皆為我錯。

開啟本書時,布穀絞盡腦汁,想了很多,設定了很多,儘可能的想把它往長遠的方向去規劃,想要用它來擴長布穀的大長篇駕馭能力,最終效果也還行,吸引了不少朋友,並且成功超越了半部《仙籙》的窠臼。

但可惜的是,寫至三分之二時,最鮮明的便是以“餘列丹成”為分水嶺,後面的三分之一收尾,終究是超出了掌控,無以為力。

大家開罵。

布穀低頭認錯。

此外,本書進步很多,多到一時間無從像《仙籙》結尾時那般,談論談論寫作技巧。這可能也和諸多技巧,布穀能學的都差不多掌握了,剩下的就是一個“寫”字有關,好好寫、好好練即可,所以沒有像《仙籙》寫完半部、寫完後時,那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但勉強也還能談一談其他方面的感受,譬如長篇駕馭能力。

《仙籠》是我個人有意識的,乃至無所顧忌的擴長寫作字數的一本書,原計劃是能寫多長就寫多長,意圖用它來圈定布穀最適合的長篇字數空間。

大意類似,用它來打江山,江山能有多大,由它來定。其後的創作,便在它所定下的疆域(字數範圍內打磨。

因此在《仙籠》末期,布穀再次掙扎了一下,沒想要結尾,而是翻出了事先就埋好的異界征戰設定,想要來繼續擴充字數,豐滿內容。

原計劃中,這一點也是有別於尋常仙俠下秘境的一點新意,即用異世界來取代秘境,每個世界都不同,為此布穀收集了諸多有趣的世界。

然可惜的是,事與願違,事實證明了布穀愛看位面征戰、喜歡諸天無限、萬千文明種族、不同的力量體系交匯,但布穀不擅長,暫時寫不來,掙扎過後認清了自己。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種種教訓,諸如布穀喜歡勢力爭霸種田,但實在並不擅長勢力爭霸種田,口味愛好誤我久已。

如果說《仙籙》,讓布穀學到了很多技巧、思路,那麼《仙籠》,就是讓布穀認清了很多現實。

這些對於創作者而言,猶如陰陽兩面,皆是極為重要,不可或缺。

話說,無有天賦者,就只能如此慢慢舉步,緩緩前行啊。

談及至此,種種思緒感慨,更是良多。

寫書寫書,數年時光轉瞬即逝。

人近三十,多少豪言壯志明滅不定,成家立業,多少青春年華反覆消磨。

難言也、難言也。

《仙籠》從去年十月開始,因為寫了一年,在起點算是“老書”的緣故,流量驟減,到了今年更是暴跌,月月如此。

跌到什麼程度,明明三四千的追訂,每日新增訂閱從一萬多跌到只有六七千,直接腰斬;每天收藏本書的新增人數,則從三位數降低到兩位數,再降低到負數。

也就是說,本書近一年,只有老讀者來來去去,幾乎沒有新讀者。

這種情況實在是難以想象,是《仙籙》下半部都從未見過的情況。

熬了一年,熬到八月份時,又因為家事耽擱了一個月,情況更是一發不可收拾了,隨後掙扎了一下,依舊沒起色,沒新讀者。

起點環境如此,這時候布穀也不得不承認、也不得不羨慕,似乎是時候開新書了。

於是便有了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仙家》的構思和立項。

在布穀的計劃中,《仙籙》奠基,《仙籠》擴張,《仙家》則是用來大成,助我一臂之力,好好賺筆錢,塑個神格的!

這是年輕人的猖狂和謀劃嘛,說出來應該也不寒磣,布穀勉強也在往這方面走,雖然走的不穩,但好歹是一步一步。

至於三部曲後,以及第三部真要是賺了點錢,不需要太多,夠維持一段時間的生活,最好一年,最少半年,至於這樣之後是為了幹嘛。

那便是慢慢寫、好好的寫,用寫開頭的勁,寫個三十萬字左右,能夠讓朋友們反覆看的故事,並把寫作能力藉此狠狠的沉澱沉澱,登堂入室。

畢竟書友們都說布穀的開頭不錯,隨後就泯然眾人矣。

當真是本本都在誇,本本都說江郎才盡。

其實布穀也挺想好好寫個“經典”質地的書來,就此揚名立萬!

真的挺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