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千兩銀子,放在平常百姓家絕對是個天文數字,但在官家富戶眼裡,也只算是平平常常的小錢。
常萊的理想只邁出了一步,而且還是個小短腿。
據書棋說,後山石英石不少,很常見,當然書棋並不知道這個石頭叫石英石,常萊是搬了自己屋裡的那塊給她看了才知道。
至於石灰石和鹼,獲取的途徑就多了,花了有數的幾個錢,製作一批玻璃的原料就已經收集的差不多了。
書棋負責打碎研磨,常萊用大石塊壘了個燒窯,分上下兩層,上層放原料,下層放燃料。
在鎮上的鐵匠鋪,常萊定製了兩套模具,是玻璃成型用的。
萬事俱備,只等原料成沫,看著書棋一個人乾的費勁, 常萊也跟著一併砸起了石頭。
“書棋,常萊,你們這是幹嘛呢?”二人叮叮噹噹,竟沒發現老香已經進了院子。
“你來的正好,幫著一塊幹吧,這些都得碾成粉末,等賺了錢分你。”常萊齜牙咧嘴滿頭大汗。
“這也太費勁了,幹嘛不用石磨?”老香插著腰,像看傻子一樣看著倆人。
“石磨?”常萊似有所悟。
“哎呀,對啊,這我咋沒想起來,用石磨啊,咱家老牛好久不幹農活了,正好抻抻筋骨。”書棋一拍大腿,險些摔倒。
“那,咱們現在去買石磨。”常萊站起身,拍拍滿身的土。
“買什麼,把我家的拉來,牽上牛,走!”老香一馬當先出了門。
有了石磨,這幹活進度嗖嗖的,除了老牛一臉的不樂意,三人乾的都很起勁。
常萊將配比好的一部分混合原料放到石臼裡,抬到燒爐的上層,封好口,下面點火。
一天一夜三人輪流不斷的添著柴和樹葉,扒出的草木灰堆成了小山,這可是好東西,常萊不讓扔,說要留作他用。
終於到了開爐的時刻,常萊拿出兩把大夾子,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把石臼夾了出來,火紅液體,倒進磨具,自然平鋪,常萊拿著一個形似攤煎餅的大刮子,在模具上快速的颳著,很快,煎餅,啊不,玻璃就攤平了。
待徹底冷卻之後,常萊拆下模具四周的圍擋,帶上事先備好的大棉手套,常萊緩緩掀起了他們的第一件作品。
耳邊已經傳來書棋和老香的嘖嘖讚歎聲。
“常大哥,你光說要做玻璃,這東西有什麼用啊?”書棋用手指輕輕觸了觸。
“對啊,我也琢磨這東西有什麼用。”老香從旁附和。
“這玻璃用處多了去了,當窗戶,做蔬菜大棚,杯子碗碟,在我們大瀋陽國,這玻璃,無處不在。”常萊看著自己的第一件作品,還是有些不滿意。
總的來說還算成功,只是雜質有些多,表面不是完全平整,有成型時流動的痕跡。
“老香啊,過些日子我們沒準就要搬走了,你想不想幹這做玻璃的活,我出資建玻璃廠,你當廠長怎麼樣?”常萊放下玻璃,摘了手套。
“出資?廠長?啥意思?”老香撓了撓臉上的大痣,還捋了一下上面的黑毛。
“就是我花錢開一個玻璃作坊,招幾個夥計,你來管,怎麼樣?”常萊敲了敲手裡的玻璃。
“行啊,怎麼不行?只是這東西咱們賣給誰去?”老香還是無法想象出這東西咋還能做成杯子碟子。
玻璃只要能做出來,那各種工藝就是小問題了,吹玻璃常萊雖然不會,但他可以百度,最難的難題都解決了,後面的事就不叫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