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束手無策
買醉總有醒來的時候,第二天洛天行睜開眼睛就覺得頭疼的的厲害,喉嚨乾渴冒火,灌下一瓶礦泉水才好些了,昨天的事只留下一個模糊的印象。
來到天文臺,有人告訴他臺長要找他,讓他馬上去辦公室,洛天行感到很意外,臺長可是從來沒找過他的。
臺長穿著西裝戴著領帶,威嚴的坐在辦公室裡,洛天行進來向臺長問聲好,臺長示意他坐下,坐在臺長面前,臺長的聲音緩慢低沉,渾厚很有質感,“天行,我知道這幾年你的成果不多,臺裡對你的重視不夠,你是有才華的,我們都看在眼裡,不過凡事都要按規矩來,走正規程式,不要急於求成,那樣沒有捷徑,對你對臺裡都沒有好處!”
說著把一份報告拿給他看,“這是你上報的吧,你越級上報,這樣的事上級一般都會轉到到主管單位的。”
“我理解你的心情,這幾年沒出成果,不過你要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像這樣資料不充足的材料我們是很難認可的,上級單位也不會同意,相反會給臺裡帶來很不好的負面影響!”
“有人說我們壓制年輕人,不給年輕人機會,臺裡有臺裡的制度,你要知道我們臺裡可是完全按照規章制度執行的,有問題要一級一級上報,你不是跟你們主任上交報告了嗎!你的報告我已經收到了也正在看,實在是沒必要向上級單位彙報。”
洛天行無話可說,他確實給上級單位上報了自己的分析報告,這也是他感到無路可走才出此下策。
按照流程一步步走下去,如果順利走到能決策的部門至少也要1年的時間,那時候在對小行星進行攔截恐怕為時已晚了,沒想到還是這樣的結果,他倒不是為自己的前途擔憂,與將要發生的事件相比,那不算什麼了,現在看來也只能憑天由命了。
怎樣才能阻止這場浩劫的發生呢?下班洛天行回到家裡翻來覆去睡不著,他的知覺告訴他,危險日益臨近。
長夜漫漫無心睡眠,他起來倒了杯水,坐在沙發上發呆,忽然看見茶几下面有一張名片,順手拿起來,星能源公司廖松承,這是誰?忽然想起上次在酒吧相遇那個年輕人,說過有事可以去找他。
這個年輕人不是別人正是廖松承,那天正好他去南都出差,辦完事去看幾個同學和朋友,不想遇到了洛天行。
出於職業敏感,也是最近怪異的事情太多了,他意識到可能洛天行的發現會對整哥個人類世界產生巨大影響,於是就給了他聯絡方式,以便進一步聯絡。
兩個人見面後,洛天行將自己的想法和研究報告給廖松承講了,廖松承聽得很仔細,不住的點頭。
根據在吉田光一遺留下的裝置雖然大部分不能使用了,還有個別的可以執行,比如中微子探測的裝置。
據最近的研究發現,來自外太空的中微子數量明顯增多,某一空域的中微子進入地球的密度異常增大,廖松承這次來南都就是因為這件事,想透過天文臺看看有什麼情況發生。
不過他並沒有得到什麼有價值的訊息,到是因為偶然遇到了洛天行,使得他的這次南都之旅有了意外的收穫。
如果將整個事情聯絡起來看,中微子的異常和小行星撞擊有關聯的話,那麼是不是可以印證吉田光一臨死前說的,“他們會來”的話呢?
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和分析,各國基本已經達成一致,一下子出現這麼多史前高科技,很難讓相信古人真有這麼先進的科技水平。
認為這場動盪的背後有著更大的陰謀,主謀到底是誰,他們想幹什麼還不得而知,但是他們還會有進一步的行動的。
凌默宇聽到這裡明白了,這是伊勢戰爭的後續,也就是該來的已經來了。只是沒有人會 想到他們是以這種方式回來的——小行星撞擊!
根據這些天部署在全球和太空中的衛星的權利觀測,基本確定的小行星和地球相撞的位置和時間,大約在六個月以後,這顆小行星將會和地球相撞!更加恐怖的是這顆小行星的直徑超過50公里,執行速度超過10萬公里每小時!
這麼一個龐然大物真的和地球相撞,地殼將會被撞碎,十分之一的地球物質流落太空,地球的執行軌道將偏轉,塵埃將覆蓋大地數萬年,地球上所有生物將全部毀滅!
留給人類的時間不多了,在這麼短的時間裡採取什麼措施呢?地球上的科學家們早已經在認真地看待這一問題,相信這一危險是確實存在的。
儘管發生一次天地大碰撞的可能性極小,科學家已經構想出至少10種措施預防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方法。如在天體內部引爆核彈、太陽帆緩慢助推、用伴飛飛船引力牽引、安裝火箭主動變軌等等。
當時科學家預計的以人類的科技水平,能提前50—100年發現並 預警小行星的撞擊事件,也就可以利用這漫長的時間進行有效應對。
可沒想到,會有這麼突如其來的小行星的撞擊,留給人們應對的時間只有不到六個月,並且這是一顆直徑50公里級別的巨大小行星!
一顆體積較大的小行星在幾個月後就要撞上地球,只要核武器裝置足夠強大,產生的核爆炸也可以把它擋開,不過這種方案存在著巨大的漏洞。
用核爆徹底摧毀小行星的方案最早被否定,人類從來沒有實驗過在外太空環境中進行核爆炸,這種爆炸產生的結果難於預料,也無法控制。核爆炸能否改變小行星軌道,結果無法預料。
而且,現在的天文觀測已經表明,許多小行星實際上是鬆散地聚集在一起的石頭堆。核爆炸的威力很可能會將它炸成幾大塊的碎塊,這樣一來非但沒有解決間題,反而使它更復雜。如果小行星破碎後沒有改變軌道方向,反而會對地球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其他方法也各有侷限,主要是時間太短,所有的裝置都還沒有研製,只停留在構想階段,從研製、實驗、裝備到實用化,至少也要幾年時間。
就連準備末日逃亡計劃和掩體計劃,要想在六個月之內完成,都根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