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作品是要為人民服務的,如果人民不喜歡,那藝術的價值是什麼?束之高閣給極個別的人附庸風雅麼?”
“李老師的作品就是與民同樂啊,看這情況,今天網路票房破千萬應該問題不大吧?”
……
曹老師這時硬著頭皮勉強地笑著,走向了李禮:“李老師,心悅誠服,甘拜下風。”
李禮忙道:“哪裡哪裡,僥倖僥倖!”
這時,一個老師將自己的手機遞給了李禮:“李老師,您看。”
李禮接過來一看,只見這是久聯新聞的一則評論,這一條官微對《英雄》和《甜鹹配》線上票房做了深入點評,並言辭懇切地說:面對世俗藝術的橫流,高雅殿堂藝術該何去何從?
此時久聯新聞的這條官微剛剛釋出,下面已經有一些網友在評論了:
“什麼叫世俗藝術?好吧我們都是俗人,只能看懂這個。”
“你想看高雅想看哭天搶地,那你就去看咯,又不是沒有,影片也擺在網上呢,也讓你們正常播出,你們就去看好嘍!”
“這個世界百花齊放,你想去看月季,你們就去看月季,不想看牡丹就不去看啊,但不代表牡丹在很多人心中不漂亮!”
“這個世界不是你們少數人的,你們可以不喜歡,但請尊重。你不能因為你喜歡喝咖啡,就不許我們吃大蒜。”
“這是久聯新聞最low的社評!”
……
這條社評下面,基本上是一邊倒的批評的聲音,這個社評給人的感覺就是:我喜歡喝咖啡,我看到你們吃大蒜感到不解絕望甚至憤怒。
網友們不管喜不喜歡“吃大蒜”,但面對這種偏向性很強的社評,誰都壓抑不住自己的憤慨了。
李禮將手機歸還給那位老師,笑笑而已便走了,這種差評他每天能收到一籮筐,早習以為常了。
李禮雖然習以為常,但是,但是,網友們憤怒了。
久聯新聞是國內五大新聞之一,是久負盛名歷史悠久的新聞刊物,當發表這則社評的時候,轉眼間便引起了軒然大波。
早上7點半剛剛釋出,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這則社評便登上了實時熱搜的第二位,實時熱搜第一位當然是《甜鹹配》網路票房奇蹟了。
李禮剛看到這條社評的時候,轉發才2100,評論1980。可僅僅半個小時過去,這條社評轉發猛增至13萬,評論突破60萬+,僅僅半個小時的時間,這則社評正在以驚人的速度重新整理著網民們的手機,並擴散到各大短影片網站。
畢竟這是著名新聞機構對李禮的貶低,網民們從這則社評中聽出了一股濃濃的排斥感。
但釋出這則社評的人可能沒想到,他認為他所作的是針砭時弊,但是,其實他在和大眾的喜好做對抗,畢竟高雅的人真沒幾個,況且,真正高雅的人,就不看小品不看段子麼?
這則社評在網路上引起了軒然大波,其勢頭無法控制,直到上午10點的時候,久聯新聞的社長終於扛不住壓力了,偷偷讓工作人員撤銷了自己的社評。
就在網友們同仇敵愾的時候,這則社評突然消失了,然後官微釋出最新訊息:……這則社評是由我社實習生私自上傳,稽核不嚴的問題我司會著重處理,謝謝廣大網友的監督。
眾網友恍然大悟:好吧,又是臨時工乾的!
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