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四十七章 又來新任務

而2廠管理的油氣藏成分比較複雜,但是儲量高、區域大,所以2廠生產出來的原油從稀油到稠油,再到超稠油,幾乎涉及到了全部的原油種類。

油氣藏再往下分,就叫做油氣區塊。

因為一塊廣義的油氣藏,他並不是連線在一起的,也不是在同一個深度的,更不是固定一個位置的,總之就是有無數的小型油氣藏構成的,而這些小型的油氣藏就叫做油氣區塊。

而基本上一個採油大隊管理的就是一個區塊,當然有的區塊大,可能也會有2、3個採油大隊共同開採。

到了油氣區塊這一層,基本上面積就沒有那麼大了!而一個油氣區塊上多則上千口油井、少則2、3百口油井。

但即使如此,每個油氣區塊的生產出來的原油性質也不同、油層深度也不一樣,所以油氣區塊塊也會被進一步劃分為井組。

而一個油田,除了活躍在一線的採油工、鑽井工、作業工,其實還有很大一部分的科研人員!

這些科研人員,也根據各自所在的管理部門,對油藏、區塊進行分析研究,從而拿出最適合的開採方案,並且解決開採中的難題。

油田研究院作為雲龍油田的智囊,所以他們研究的專案都是廣義的7大油氣藏,採油廠涉及的研究專案則是各自管轄油藏的細分,也就是區塊的管理。

像這種比賽,一共參賽的內容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就是純粹的成果展示了,大體的意思就是透過研究發現了問題,然後透過手段解決問題,為油田創造了多少原油、省了多少錢。

而這一類算是主流,也是往年拿獎的前提。

第二類則是管理類,打個比方就是採油廠透過減少稀油用量,或者是提高油井生產時間,從而到達增油的目的。

至於工程處,則是利用新的工具節省工作時間、或者有什麼發明創造了,節省了多少成本一類的。

這一類基本上就是湊數的,而且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都是糊弄事的。

而第三類則是純粹的研究!

這種研究就是沒有任何成果,但是會對油藏,或者是區塊進行分析,並且規劃這些油井的分類,並且根據油井的問題進行預估、解決,總之第三類就是最不好搞,而且也最不出成績的!

畢竟雲龍油田就那麼大的地方,而且大家學的東西都差不多,資料也都差不多,所以弄出來的東西也都是大相徑庭的。

但油田都是一體化的,誰能比誰管理的更好?至於單純科研類的研究那就更不好使了!人家研究院天天在辦公室研究,而且拿的都是一線資料,弄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人家怎麼可能玩不過你呢!

而科技彙報成果展示,雖然每年各個生產與科研單位都會參加,但真正能夠拿得出手東西的,基本上不是油田研究院,就是各個採油廠。

像是工程處、鑽井公司這一類的,他們雖然也會弄一些本單位的科級成果出來,但是相對於油田區塊的開發,這些成果就有點兒上不了檯面了。

打個比方吧,研究院和採油廠隨隨便便拿出個成果都是超產幾萬噸的成果,創造的效益都是幾億、幾十億的規模。

而鑽井公司、工程處弄的管理類科技成果,基本上都是生產服務類的,往天裡說一個成果也就是幾十萬、上百萬的效益,跟人家根本比不了。

至於油專,這麼多年更是常年拿倒數第一!畢竟你想拿出成果來,你得有真實的案例啊!油專總不能把衛生費節省了多少、從食堂扣了多少錢當做他們的科技成果吧。

而管理類,油專一共幾百元員工,更和油田生產一毛錢關係都沒有,所以管理類的成果也拿不出來。

所以油專也就只能硬著頭皮搞一些技術類的研究了,本來油田真正的大牛都在科研單位,油專的這幫老師平日裡講講課還行,真正搞科研根本就不好使!

所以油專老師跑去研究最複雜的技術類成果,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魯班門前舞大刀!

油專這地方除了培訓以外啥都沒有,所以要多吃虧就有多吃虧!再加上這種成果彙報還不是比賽制,上來就直接講,底下的評委全都是油田的大佬!而這些人也都各個火眼金睛,所以材料好不好,人家一眼就能看的出來。

相對於別的單位,去參賽的選手那都是各單位的後備幹部,甚至是領導的親信,一般人想去都去不上!而各個採油廠的青年才俊也經常因為這事兒打破頭。

但是到了油專這地方,大家卻誰也不願意參與其中。

據說去年,一個小年輕傻了吧唧的弄了個成果去參賽,而他也不知道從哪兒弄了個管理類的成果,結果直接被一個副總當著所有人給罵了!甚至副總還直接用了“紙上談兵”這四個字。

而油專畢竟還是油田唯一一所大專類院校,平日裡也承擔著油田的人才開發,所以這種比賽,油專每年還都得派人參加,所以就在剛才,得到了比賽邀請的教務處,也專門把35歲以下的年輕老師都找了過來。

最初的時候,關穎過去就是湊個熱鬧的,結果她怎麼也沒想到,大家正在互相謙讓的時候,結果蘇達明卻突然舉手說道:“我倒是覺得,咱們這次不妨把機會留給咱們的學生!”

“蘇達明,咱們老師都比不過,拍個學生去那不純屬丟人嗎!”教務處主任一臉無語的說道。

結果蘇達明去笑著說道:“一般人真不行,但我們學校的劉保田,他一定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