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樣的榮譽,別人只會評價劉保田有才華、有能力!但並不會覺得他是一個好領導、好乾部,所以此時的劉保田,急於想要弄出自己在官場上的第一份政績,而這個政績就是標杆站。
按照劉保田的想法,等他的標杆站弄起來以後,整個中石油上上下下所有的規章制度、班站建設全都按照68號站來,如果真的如常所願了,那麼他劉保田的名字註定會在石油系統熠熠發光。
皇天不負有心人,此時的68號站,在劉保田的傾力下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首先,季白玉非常給力,無論劉保田要什麼,他都會給予支援,所以3個月的時間下來,整個68號站不但平臺架高了、裝置換成了新的,就連所有的板房都重新刷了漆,就連井場都用細沙子墊高了。
這麼說吧,雖然68號站的產量在2廠不上不下的,但68號站的基礎設施絕對是全廠最好的。
除了基礎建設外,這段時間,劉保田也開始按照自己的想法,開始給68號站注入靈魂,而這靈魂就是“安全”與“制度”。
雖然90年代這會兒,基層還沒有“安全生產”這個概念,頂多單位的大門上會有一副“高高興興上班,安安全全下班”的標語,但是怎麼做才叫做安全,這種事兒並沒有任何人說,全靠員工自己摸索。
不過用不了多久,“安全生產”這個名詞就將會傳遍大江南北,而整個石油系統,也會從上到下把“安全”提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
甚至再過2年,各大采油廠會在各個科級生產單位安排一個副手專門負責安全,所以劉保田在這個節骨眼上把安全標杆站弄起來,一定會起到一個事半功倍的作用。
而劉保田現在做的事兒,與其說是在做一個安全標杆站,更像是高屋建瓴,把整個石油系統的安全隱患拿到檯面上、縮小到一個班站的範圍,並且把解決方案拿了出來。
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劉保田全部用條例與規章制度告訴了大家。
最近劉保田和陳光中共同起草的《採油站安全管理20項條例》、《安全生產8不準》、《屬地安全管理》、《採油工崗位規範與崗位風險》等一大堆安全類管理條例,也即將在68號站開始試運營,並且完善了獎懲方案。
尤其是《採油工崗位隱患80條》更是詳細的把採油系統,可能發生的問題、解決方案拿了出來。
打個比方,以前採油站的員工就知道幹活兒,就算他們知道這活兒有危險,他們也不管那些。
但是當劉保田把這些標準拿出來以後,所有的工作都必須把安全放在前面,而且員工出了問題以後,也能清楚的用規章制度劃清責任。
劉保田弄的這些條例非常細,但卻非常貼近現場工作。
這其中包括,男工上井必須佩戴安全帽,高空作業必須戴安全繩、有油氣洩漏的場所必須有通風口。尤其對油田最危險,但一直得不到重視的硫化氫由針對性的提出了管理方案。
而最牛逼的是,劉保田不但把規章制度弄出來了,而且還著實製作一批安全裝置,並且準備標杆站實施後大規模推廣。
在後世,因為科級發達、華夏還是全產業鏈國度,所以一些標杆站需要什麼,就直接買什麼、配備在採油站就完事兒了。
但是在90年代這會兒,國內發展太慢了,所以在後世非常普及的一些裝置,在這個年代根本就不存在。
所以劉保田也就開始利用他懂機械、會安裝的特長,開始自己的發明創造。
最初的時候,陳光中是不大相信劉保田能把理想化的東西弄出來的,畢竟在陳光中看來,像是點火槍、硫化氫測試儀、防毒呼吸機,這些東西都是劉保田憑空想出來的東西,就算是以後能研究出來,那也是一大批人用大量時間研究出來的,
但是陳光中怎麼也沒想到,劉保田在從南方弄來一大批亂七八糟的零件後,這些東西還真就被他搞出來了。
尤其當陳光中知道,最近在雲龍油田已經普及的緊縮皮帶、簡易盤根,這些東西竟然也是劉保田搞出來的時候,他看劉保田的眼神都不對了。
在陳光中看來,劉保田哪是一個採油的基層幹部啊,這小子妥妥一個天才啊!
和陳光中想法一樣的還有程剛,當劉保田把那些發明創造一樣一樣的給程剛展示,並且把這些用途講給程剛後,一向大大咧咧的程剛,這小子竟然哭了。
“程哥,你哭啥啊?”劉保田一臉懵逼道。
“我一想到,我能給你當領導,我就特別激動!”程剛一邊擦了擦眼淚,一邊咧著嘴笑道。
對於此時的程剛來說,他不僅僅把劉保田當做了神一樣的人物,同樣也為自己能夠和劉保田搭檔而感到由衷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