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和宮。
輝煌華麗的宮殿並不因為坐落在臨滄行宮而有所失色,宮殿內的一應用度都是嚴格按照皇室要求置辦,太后娘娘步入大殿後頗為滿意地點了頭,“這寧和宮與十年前還是一個模樣。”
身邊陪著的是陪伴太后數十年的珍嬤嬤,她笑著接了話,“寧和宮一直好生打理著,就是隨時恭候著太后娘娘您的駕臨。”
珍嬤嬤服侍太后梳洗淨面,一眾宮女擺上了精美的膳食。
在馬車顛簸了一整天,太后此刻雖有些疲乏,胃口倒是不錯,各樣點心都用了些,才吩咐退了膳,與珍嬤嬤一同進了內殿。
太后今年五十歲,因為身有靈根是練氣期的修士,因此身體很是康健,明豔紅潤的面容看著不過四十左右的年紀。
宮女伺候著太后換上了衾衣,她上了床榻,靠在海棠金繡緞面大迎枕上,讓宮女們都退了下去,對珍嬤嬤道,“阿珍,陪哀家說說話。”
珍嬤嬤也是練氣期的修士,修為高深,同樣和太后差不多的年紀,看著卻是不顯老。
她將溫好的養生茶端到床榻前,“娘娘可是想起以前來行宮冬狩的事了?”
“可不是麼?”太后抿了口養生茶,雙眼在氤氳的水汽中迷濛,“一眨眼就是十年,一眨眼我們就老了。”
珍嬤嬤笑著給太后蓋上了綢被,“您呀,可一點都沒老,奴婢瞧著跟十年前一模一樣呢。”
“就你嘴甜。”太后被哄得一笑,唏噓道,“十年前冬狩,睿天也來了,那年他才剛十歲,跟著他皇兄去狩獵,打了滿滿一大車子的獵物回來,兄弟倆高興得不得了。”
珍嬤嬤微微躬身地站在一旁,“奴婢記得正是那年冬狩,睿王爺那小狐狸在山裡救了他,後來就一直追隨睿王爺去了滄離宗,成了他的靈寵。”
想起往事,太后不由得樂了,“睿天素來討厭帶毛髮的動物,那年回來說要收了小狐狸做靈寵,還委屈得很。私下偷偷問過哀家,能不能把小狐狸的毛髮給剃光了,”說到這裡,主僕都忍不住笑出了聲,太后嘆了一句,“那時的睿天真是快樂。”
哪像如今這般,成天冷著臉,就連她這親孃都不親了。
殿內一陣沉默。
自從榮登太后之後,太后就不曾再參加過冬狩。
這次跟隨前來,都是為了李睿天築基一事。
身為母親,總有著各種不放心。
良久,太后幽幽嘆了口氣,“阿珍,不瞞你說,其實哀家是反對睿天去修仙界修仙的。他這一築基了,怕又壓不住那心思。”
“奴婢知曉。”
“築基風險不小,”太后嘆道,“若不是睿天一意堅持,哀家怎麼都要攔著他。”
“楊姑娘不是說有提高築基成功率的方子麼?”珍嬤嬤安撫道,“睿王爺心志堅定,築基定能成功。”
“哀家看那楊芊心思就不在正路兒上,”提起楊芊,太后雖說因為她手裡的方子對她明面上有禮,可心底下卻是不喜,“你瞧她那樣兒,一天到晚黏在睿天身邊,委實沒個女兒家的矜持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