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穎達下了課堂後就碰到了好友王孝通。
王孝通看著自己好友道:“孔兄,今天眾學子表現如何?你這次沒有再和六皇子發生衝突吧?”
“不僅發生衝突了,還是很大的衝突。”
“那你不會又罰了六皇子吧?他會乖乖認罰?”
孔穎達嘆了口氣,無奈道:“我倒是想罰他來著,但是和他打賭輸了,自然就不能罰了。”
“打賭?”在王孝通好奇的追問下,孔穎達就告知了這個事情的經過,聽得王孝通一愣一愣的。
“這麼說,六皇子並不是個蠢笨的?”
孔穎達點點頭:“我也覺得六皇子以前可能是韜光養晦,但是到底是真聰明還是隻會點小手段還不得而知。”
“放心,待會算學課,我再幫孔兄試探試探,若不是有大智慧那孔兄還是早點撇清關係的好。”然後看了一眼四周發現沒人,湊到孔穎達耳邊偷偷道:“畢竟那位本來就不是嫡系,希望不高。”
孔穎達對此沒說什麼,他也知道六皇子想當太子的可能性太小了,現在太子李承乾聰慧能幹,又沒犯過什麼錯。更何況六皇子還是前隋血脈。
他雖然察覺到六皇子有這個野心,但是他不認為對方真能有什麼大本事撼動太子之位。他答應成為六皇子之師也是考慮到這一點,若是四皇子李泰,他就絕不會答應當其夫子,李泰與太子之間才是奪嫡之爭危險的很。
“若是六皇子還不錯,到時候王兄和我一起去六皇子府上如何?這樣咱們也不至於以後會站在敵對”
“好你個孔穎達,這還沒上任就打算拉我入水了?只要你能把虞世南那個傢伙也叫上,那我沒問題。”
鈴聲響後,王孝通站在了講臺上,不知道是不是錯覺,李愔感覺對方看著自己的時候眼神有點不對勁,不過他也沒多想。
王孝通是算學博士,在歷史上可是說是貞觀時期除了李淳風外最傑出的數學家了,數學水平教學能力都很不錯。
但是李愔仍然聽不下去,原因很簡單,王孝通講的是加減法,個位數的加減,十位數的加減,百位數的加減,無非是每次題目多了幾個數字而已。
對於這學堂裡一批十歲左右的孩子來說或許算是難題,讓他們一個個抓耳撓腮,苦不堪言,但對於李愔來說這樣的題目他都懶得算,沒有一點挑戰性。
但是因為從上課開始他就發現講臺上這個王夫子時不時地往自己這瞟一眼,他也不好再趴桌上睡覺,最主要的是不想再挨戒尺了,百無聊賴之下,他就拿著紙筆像其他學子一樣低頭寫著,只不過他根本沒在寫題,而是在寫乘法口訣。
【帥帥小書俠】:大大又在抄襲,無恥的文抄公,不過我喜歡,哈哈哈!除了乘法口訣,還可以抄很多啟蒙書啊,比如百家姓,三字經,笠翁對韻等等,絕對能驚呆整個大唐,還能多抄點一元二次方程,虐死那些古人,TMD當初天天寫的我都快吐了。
李愔看著大家的建議,笑得有點無奈吐槽起來,道:“百家姓,三字經和笠翁對韻這些在我小時候學校並沒有強制要求要被要考試,只是推薦書目,所以當時並沒有背,只是都聽說過前幾句。唉……悔不當初啊。”
“要早知道我會穿越,我一定把唐詩宋詞還有各種配方發明都背一遍,就不會因為綁了這麼個無能的輔助系統事事親為,什麼事都得自己想法子,死了一堆腦細胞。不僅不幫忙,還限制大家給我幫忙,但凡你們想助我一臂之力都會被系統遮蔽。”
王孝通每次看到李愔的時候他都一直在寫,本以為學習態度有所改變,願意學習思考了。可是漸漸地他就發現不對勁了,六皇子根本沒抬頭看過他出的題,這怎麼能忍。
對於任何一個老師來說上課不認真學習都是不能忍的,不過隨著不學的學生越來越多,老師們不能忍的底線也在一降再降。
只不過在大唐沒幾個學生敢不認真聽的,即使完全聽不進去也得裝模作樣當個乖寶寶,畢竟課堂上挨罰他們老子不僅不會為他們出頭,還會大叫一聲“打的好”,然後再親自抽他們一頓。
“李愔,我剛剛講過的你都聽懂了嗎?”
李愔站了起來,回道:“夫子,學生懂了。”
“那麼我現在出題你答,大家一起算一算。”
“張三每天早晨會擺攤賣早點,麵餅兩文錢一個,稀飯一文錢一碗。而他每三個餅需要一文錢的麵粉,每五碗稀飯需要一文錢的米,今天早晨張三生意還算不錯,賣了九十個餅,六十碗稀飯,請問他淨賺多少錢?”
下面的學習立刻拿起筆準備算一算就聽見李愔大聲道:“淨賺一百九十八。”
自己剛說完李愔就報答案,這在王孝通看來以為李愔是明知道自己不會自暴自棄亂說的數字。不過他比孔穎達脾氣好一些,沒有多批評李愔,而是笑著點名李泰回答。
畢竟李泰是所有夫子眼裡的優秀好學生。
李泰站起來,筆還在飛快的算著,看著自己算出的數字有點不敢相信的看了一眼李愔,又有點猶豫的看著夫子道:“夫子,是一百九十八嗎?”
要知道李泰一直對於自己的聰明是非常自信的,在課堂上也從沒有答錯題過。但這次他有點不太自信,懷疑自己是不是粗心出錯了,怎麼可能會是一樣的答案。
而王孝通本想讓李泰的傑出表現能讓李愔醒悟認真學習,沒想到自己一向看好的學生居然也不會。
“看樣子之前講的你們還不太會,沒關係我再教一遍解題過程。”
王孝通邊說著一邊算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