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8用錢懟死他們
前世的周鴻禕,就是顯著的例子。
他在做流氓軟體3721時,被使用者厭惡卻有著相當好的名聲,媒體報導全是雅虎和他的正面新聞。當他與雅虎決裂,推出安全衛士終結3721時,才突然之間名聲大壞。2006年前,流氓軟體遍地都是,流氓軟體卻不被稱之為流氓軟體;2006年之後,流氓軟體被大眾輿論集體聲討,周鴻禕這位向流氓軟體宣戰者,率先被戴上“流氓軟體之父”的惡名。
其實,3721的流氓化,是與CNNIC和百度戰鬥的結果,隨著戰鬥一次又一次升級,彼此都越來越流氓化。當週鴻禕榮戴“流氓軟體之父”惡名時,百度IE搜尋伴侶、百度搜霸、通用網址卻被刻意忽視過去了,彷彿昔日的流氓軟體大戰只有3721的肆意妄為。
原因很簡單。
這是圈子裡潛規則。
製作流氓軟體沒什麼大不了的,再流氓也沒關係,流氓軟體圈子無須理會網際網路使用者的憤怒。而若有人想查殺流氓軟體,斷大家的買賣,阻礙大夥兒賺錢,這才是真正的大忌,這才是不可饒恕的罪行。這種行為必然會被群起而攻之,鞭屍挖掘黑歷史。譬如周鴻禕,這邊宣戰流氓軟體,那邊兒立刻迎來漫天質疑指責他是公報私仇,被他列為流氓軟體的都是他的宿敵,不但重點指出3721是他本人的作品,更揭底8848外掛也是周鴻禕的妹夫李濤的作品。
這些指責,都是對的。
周鴻禕向惡意流氓軟體宣戰只是為了投機,勢必優先打壓宿敵競爭對手。凡是他已經得到的市場和利益,流氓軟體復又換種形式捲土重來,而這時,360安全衛士卻不一定再把它們定性為流氓軟體。
然而,使用者又能指望誰冒著法律風險無私對肛整個流氓軟體市場呢?
未來的周鴻禕,刻意篩選黑名單,以之為武器針對競爭對手。
魏東生也不可能不求名不求利,道德義士那般單槍匹馬衝向流氓軟體市場。有了私心,就有了缺點,隱藏在流氓軟體市場背後的既得利益階層就會攻訐魏東生的用心,罵魏東生是一丘之貉。
這是天下烏鴉一般黑理論。
你不是白玉無暇聖人,你就有瑕疵;你有瑕疵,你的一切所作所為都有私心;你有私心,查殺流氓軟體就只是小人行徑而已。
當使用者失望心態鄙視防毒軟體原來並不是白玉無瑕的聖人,覺得原來查殺流氓軟體也是為了利潤,使用者的注意點就會不自覺開始偏轉,忘了仇敵原本是氾濫的流氓軟體,而不是追究查殺流氓軟體者是否白玉無瑕。當使用者失望怨罵天下烏鴉一片黑時,試圖宣戰流氓軟體的廠商就會覺得成本高昂,進而產生畏懼情緒,悄然無息間向流氓軟體市場妥協,甚至自己為了利益也隨之變成了流氓軟體。
於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流氓軟體市場還是流氓軟體市場。
這樣道德邏輯下,彷彿只有無慾無求的聖人,才配整改流氓軟體市場。
流氓軟體是陽光之下黑暗。
流氓的代價是如此的輕微,而查殺的成本是如此的高昂。
魏東生非常清楚這一行的水究竟有多深。
可是,魏東生堅持向流氓軟體市場宣戰。
原因之一,魏東生自視為產品經理,有著產品經理的驕傲,我做出來的產品應該贏得使用者自發的擁護,而非用流氓軟體強迫使用者式贏得虛假市場。這或許只是理想主義,魏東生卻願意付出努力踐行自己的理想。
原因之二,2003年的網際網路還非常弱小,三大入口網站或者說四大入口網站,和未來的Tencent、Alibaba、Baidu,底蘊都還非常弱。以搜尋引擎為例,2002年的中文搜尋引擎市場僅僅2.3億元人民幣。此時和它們纏鬥,與2017年向它們宣戰,絕對是截然不同的難度。魏東生潛意識裡有一個野望,希望趁著網際網路產業還弱小時,及時掐滅流氓軟體市場的萌芽,進而重新定義華國網際網路產業的競爭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