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070 我們也有民主選舉呢

第070我們也有民主選舉呢

仔細想想,魏前世爸雖然很少表達出他的遺憾情緒,可綜合他偶爾之間的悵然和吹牛,顯然對村支書職位耿耿於懷呢。

或許,村支書就是魏爸的理想吧。

魏爸退伍之後到村委會工作,結婚前結婚後,生孩子前生孩子後,都待在村委會,資歷比魏東生年齡還要久遠。設身處地想想,魏爸把人生中最重要的二十年都奉獻給了村委會,心裡對村支書有些執念,豈不是理所當然?

魏東生簡單詢問概況,大概編織出輪廓印象。

國家政策規定,村民委員會是地方鄉鎮所轄行政村的村民選舉產生的群眾性自治組織,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換村民委員會成員。

某些網民常常牢騷吐槽華國沒有選票啦沒有選舉啦,魏東生覺得純屬於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廣闊的農村疆野,明明遍地都是民主選舉嘛,而且絕不受勞動黨意志干涉。

魏東生老家,名為石敢村魏家莊,石敢村是行政村,魏家莊是行政村之下的自然村。地理環境和歷史演變雙重因素影響下,石敢村轄域遼闊,覆蓋了整整十五個自然村。想參加選舉,候選人需要跑遍十五個自然村拉票,拿到優勢選票才能正式入職村民委員會的村支書。

千萬別輕蔑一聲說選票無用,最少在石敢村這兒,選票數量是能夠服眾的唯一標準。

想把村支書職位收入囊中,必須拿到足夠數量的優勢。

當然,選票怎樣拿,就是另外一回事啦。

美國選舉總統,靠財閥資助競選資金,各種推介活動面向選民,這威脅論,那政策,把自己的執政理念說的天花亂墜;石敢村的民主選舉卻是另一種簡單粗暴風格,投票箱前,紅包換選票,正大光明賄選。你若是有道德高潔不願賄選,反而引來絕大多數村民的非議:“連紅包的錢都湊不齊,我們選你何用啊!”

說是賄選,地方政府卻很難定性這是賄選紅包,因為賄選紅包都有各種各樣的別名:“車票錢”“茶水錢”“誤工費”等等。

魏東生依稀記得有一年,某位候選人甲招來象山區區委幹部幫他站臺,以公平公正監督名義阻礙另一名候選人乙紅包賄選。候選人乙悍然不懼,令他侄子拉來一車紅磚,卸在選票箱附近。村民投票時不拿紅包,但是投票結束離開時,拎起一塊紅磚丟到二十米外,就可去候選人乙侄子那裡領“搬磚費”。候選人甲憤怒指責候選人乙賄選,候選人乙振振有辭反駁:“瞧你說的,我侄子還不能請人搬磚啦?”

石敢村的村民委員會選舉,更簡單更粗暴。

然而,只憑紅包,是不夠的。

石敢村是內陸破敗鄉村,誰家裡都不富裕,目前的行價,賄選紅包僅有5元或10元。即使破了規矩,增長十倍到100元紅包,也很難決定性影響村民的抉擇。如果增長百倍到1000元,或許能夠真正干擾村民的選擇,選舉成本卻明顯過於高昂。“搬磚費”那樣的亂戰,只會發生在勢均力敵對手之間。如果某位候選人只有紅包小錢依仗,肯定走不到“搬磚費”亂戰地步,就早早淘汰出局了。

美國選舉總統,電視網路廣告和推特話題的影響力是一部分,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基層機構的努力更不可忽視。村民委員會的選舉,亦是同理。想贏得石敢村的選舉,第一步不是舉著大喇叭大聲吆喝政治口號,而是說服各自然村的頭面人物。如果這些頭面人物願意支援某候選人,在他們的帶動下,該自然村的村民肯定會成為某候選人的票倉。

似魏爸,就是魏家村頭面人物之一。若能說服魏爸支援某候選人,魏爸就能說服魏家村五分之三的村民投票支援該候選人。另外五分之二選票,則取決於另外兩名頭面人物的鼓動。

於是,石敢村的村民委員會選舉可簡化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請各自然村的頭面人物吃喝玩樂,若能搞定其中的七八成,選舉基本就穩妥啦。

第二個階段,如果各自然村頭面人物群體的輿論不統一,分裂成數個陣營分別支援各自看好的候選人,各位候選人就要開始準備選票大戰啦。“搬磚費”那樣的亂戰,就是發生在這一階段。

第三個階段,則是點票期間的舞弊。

村民委員會的選舉,自然不可能百分之百公平公正。為了保證自己支援的候選人得到足夠數量的選票,每次點票都充滿了舞弊與反舞弊的鉤心鬥角齷齪事兒。譬如,某些書寫不規範的選票,如果選的是競爭對手,當場視作廢票忽略不計。譬如,某些常年在外務工人員的法定選票,確認其家庭支援自己,立刻簽下自己的名字,視作自己的票倉;確定其家人支援競爭對手,則以常年離家且無明確證據表明他的政治觀點為由,拒絕有人代替他投票。

以上,即是石敢村三年一度的村民委員會選舉之亂象。

魏爸在村民委員會混跡十七八年,石敢村的人脈關係有一定的基礎,無須拉票也能穩穩守住委員職位。可若想再進一步,就難咯。其一是魏東生家裡窮,拿不出來賄選紅包;其二,其它競選對手的資歷和威望並不比魏爸差,刺刀見紅拼殺一場,結果也很難樂觀。

前世,魏爸放棄了。

今世,魏爸沒有家庭負擔,卻想爭一爭。

魏爸終究有點兒不甘心。

努力一把,然後無奈接受失敗,也比未戰先投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