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槍挑iOS,棍掃Android
業內關注多點觸控電容屏之類的技術變革,業外關注“一週狂賣52億”的標題,Sapientia3G快速闖入十三億國民耳中。
面對Sapientia3G的衝擊,諾基亞等國際巨頭嘗試推出自己的作業系統、自己的多點觸控電容屏智慧手機,與智宇科技競爭;國內小廠商因為研發力量不足果斷放棄自力更生,希望智宇提供Nation系列晶片整合方案那樣提供智慧手機解決方案。
魏東生沒有拒絕。
智宇科技不是蘋果,魏東生髮展手機業務也不是為了賺錢而賺錢。
但是,智慧手機的整合解決方案並不容易。最少,硬體的障礙不是魏東生想跨過去就能跨過去。程式設計師有一流傳甚久的煩惱,當被叫去解決某些奇怪問題,結果鬱悶發現是硬體相容問題,總會痛苦不已。
未來Android系統和iOS系統雙雄並立的時代,手機總能很容易刷成Android系統,而想刷成iOS系統就很難了,3G搭載的zOS系統,是比蘋果iOS系統更加封閉的作業系統,匹配的更是自產自銷全新動態指令集的Leader晶片。zOS系統無法完美移植到其它智慧手機,強制覆蓋成功也無法發揮那些結合Leader晶片才能發揮作用的計算機智慧生命體系特異體驗。
前面說過,魏東生也曾想把zOS作業系統做成Android那樣的開放原始碼作業系統,可殘酷現實卻是魏東生沒有谷歌的國際威望,也沒有人在美國的政治紅利。如果全球頂尖的硬體商、軟體商、運營商都不願意支援zOS系統,系列晶片、Leader系列晶片至今被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拒之門外,魏東生怎敢奢望一群美國國際巨頭齊心協力支援智宇的zOS系統?
因此,魏東生果斷選擇了閉源。
但是,魏東生也不會把中低端市場拱手讓給谷歌的Android系統。
zOS系統起步同時,魏東生同時準備了另一套手機作業系統hOS。就體驗來說,hOS手機作業系統是zOS作業系統的閹割版。但是,hOS其實並不弱,它和未來的iOS、Android處於同一級別,甚至略有超過。魏東生稱呼hOS為zOS的閹割版,是因為zOS超越了時代,有限運用了計算機智慧生命的軟體硬體統一特性。再加上Sapientia3G的軟體硬體同時封閉特性,zOS作業系統能夠最大限度吃透硬體的潛力,256M記憶體能夠發揮出Android手機512M記憶體乃至1G記憶體的效能。
zOS的z是智的拼音首字母,漢語名稱是智系統;hOS的h是慧的拼音首字母,漢語名稱是慧系統。漢語拼音加英語,這種命名方法其實相當不友好。之所以如此奇葩,是因為魏東生的英語水平有限,魏東生短時間內無法想到如何用英語單詞區分智和慧,索性糅合漢語英語創造出新詞。
zOS系統走更極端的蘋果iOS路線,軟體封閉,硬體也封閉,我的作業系統只准執行在我的機器。與智宇合作的供應商,某些關鍵元器件只能用於Sapientia3G,選擇了與智宇合作就只能咬緊牙關繼續與智宇合作,因為這些元器件只能面向智宇一家客戶。只要智宇科技把Sapientia3G智慧手機系列做長久,智宇將能慢慢反客為主掌握議價能力,壓榨元器件供應商獲得極限利潤。
hOS系統走較弱的微軟indos路線,軟體封閉,硬體相對開放。
考慮智宇缺乏世界威望,魏東生沒有熱臉貼冷屁股宣稱支援所有硬體商,而是採取了以我為主的稽核機制。魏東生把硬體商分為兩類,願意與智宇合作的,歸為A類;未與智宇合作的,其產品不影響hOS作業系統執行,歸為B類。魏東生以hOS為核心,與A類硬體商組建hOS產業聯盟,向欲安裝hOS作業系統的手機廠商優先推薦A類硬體商,同時拒絕A類、B類之外的硬體商。簡而言之,hOS是半開放體系,願意與智宇合作,智宇敞開門歡迎;不願意與智宇合作,也別想貪吃hOS作業系統的紅利。
考慮zOS和hOS兩套手機作業系統有壟斷市場的嫌疑,魏東生果斷予以業務拆分。
2007年6月,魏東生拆分智慧宇宙集團的部分業務組建智慧星空集團,簡稱智星。智慧宇宙積體電路設計公司負責的Nation系列晶片,轉給智慧星空集團子公司智宇星空積體電路設計公司負責;智慧宇宙軟體負責的hOS,轉給智宇星空軟體,等等。這種拆分,更多是名義拆分和財務拆分。以智宇軟體為例,員工雖然掛著智宇牌子,其實平時和春秋軟體的員工一起上下班;拆分出來的智星軟體,繼續和智宇軟體、春秋軟體一起互動。
zOS和hOS的分離,智星集團的業務拆分,早在兩年前就寫在魏東生的計劃表。
事實上,未拆分之前,智星集團的業務就已獨立運營,管理層換個牌子就是一家新公司、新集團,人事動盪微乎其微。
世人都在關心Sapientia3G的銷量,都在關心智宇和智星的分家,都在關心zOS和hOS的區別,而魏東生卻已經抽身而出,把目光盯向全球金融市場。
華國股市是魏東生的第一站。
2007年5月9日,申海證券指數突破4000點。各家媒體對股市的分析報道連篇累牘,股票上漲成了普遍現象,好像所有人都能賺錢,全民炒股現象越演越烈。國家注意到這種現象,開始給市場降溫,證監會於5月14日週一釋出《關於進一步加強投資者教育,強化市場監管有關工作的通知》,買者自負口氣予以警告。
魏東生在社交網站四維空間平臺,轉發這條新聞並公開點評說:“無經濟基礎支撐的4000點,風險已經無限大,建議春秋員工及時賣出平倉。”
證監會的通知警告沒有作用,申海證券指數稍挫兩日,就於5月17日趕超了上週五5月11日的資料。魏東生作為一名網際網路梟雄和華國首富,雖然有一定的影響力,卻不可能大過證監會的警告。因此,魏東生這一句股市點評,被廣大股民當作玩笑。網友湊熱鬧心態留言:“魏總也炒股啊?”
魏東生回覆:“炒。”
發現魏東生竟然罕見地與網友互動,越來越多的網友聚集過來:“魏總買了哪些股票,說說唄?”
魏東生回覆:“很多。”
魏東生有選擇性回覆網友留言,委婉表示自己對華國股市的意見。
魏東生故意如此。
就像龔秋秋選擇在美國正大光明做空房貸市場,魏東生也決定在華國股市正大光明套取紅利。簡單點兒說,魏東生既想得到實利,也想維護自己的名聲。既然如此,以證監會降溫市場的契機入局,則能最大化抹去“魏東生做空華國股市”的非議。魏東生把自己捆綁到證監會,正大光明喊出華國股市存在暴跌風險,其平倉套現行為就有了一絲“奉旨賣出”的意味。
奉旨降溫股市的官方媒體,恰也需要魏東生這樣及時的表態,旋即以“魏東生:4000點已經風險無限大”類似標題釋出新聞。短短數日時間,整個華國都曉得了魏東生看衰華國股市。
但是,知道魏東生的態度,並不等於相信魏東生的眼光。
股市盈利是切實可見的,誰願意聽信魏東生一家之言,放棄日益增值的股票呢?
股民戲謔嘲笑魏東生的眼光:“股市和網際網路是兩回事。”
又有股民網友轉來了當代熱曲《死了都不賣》:“……我不聽別人安排,憑感覺就買入,賺錢就會很愉快。享受現在,別一套牢就怕受失敗。許多奇蹟,華國股市永遠存在。死了都不賣,不給我翻倍不痛快,我們散戶只有這樣才不會被打敗……”
都說了,不聽別人安排。
不會把證監會警告當成一回事兒,自然也不會聽信魏東生的點評,該怎麼炒就怎麼炒。
魏東生其實並不關心股民信不信他的評論,他點評股市行情是為了擦去未來的非議抹黑。任你東南西北風,魏東生始終堅持看衰華國股市的論點,並付出一定的行動。
魏東生在2006年7月入局華國股市,彼時申海證券指數在1600點浮動。雖然華國尚不允許搞股指期貨,但是魏東生以其它方式槓桿做多,1600點漲到4000點已能夠提供非常豐厚的利潤。魏東生畢竟根在華國,不能過份等待收割6000點高峰。於是,在四維空間公開發表看跌華國股市宣告之後,玫瑰基金即時開始以4000點為標準螞蟻搬家似賣出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