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8 曲終人散

第208曲終人散

面對白果的驚奇,魏東生笑說:“世間有沒有有良心的媒體人?肯定有。有沒有冒著生命危險為民請命的媒體人?肯定有,而且還不少。可是,更多的媒體人也是人,人是要吃飯的,公司也是要賺錢的。所謂的二兩窮骨頭,在金錢面前,在資本面前,在權力面前,從來都是笑話。”

白果鬱悶:“他們想勒索春秋網路?”

魏東生搖頭:“談不上勒索。”

魏東生追加解釋說:“如果你再看一遍影片,就會注意到,媒體只說《魔獸世界》的壞,卻沒有點名春秋網路,輿論聲討泛泛指向所有網路遊戲公司。春秋網路如果起訴節目組,節目組肯定辯解說這篇報導的立意針對整個網路遊戲市場,針對整個網路遊戲市場現狀,而非刻意攻訐春秋網路如何如何。”

白果不懂:“《魔獸世界》是春秋網路運營的啊?”

魏東生:“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三年前我參加馬雲的西湖論劍,就替盛大背了《傳奇》的是鍋。極端牴觸網路遊戲的群體,其實大部分對網路遊戲運營一無所知,分不清工作室和公司的區別,分不清哪款遊戲分別由哪家公司運營。因此,對方不點名批評還是有效果的,說不定許多極端牴觸網路遊戲的群體,下意識就把《魔獸世界》歸罪於盛大。”

白果愈加不懂:“他們為什麼這樣做?”

魏東生笑說:“因為春秋網路沒有為《魔獸世界》續費。”

白果:“咦?”

魏東生解釋說:“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家公司,都需要有健全完善的財務預算體系。汶川大地震是不在計劃中的突發意外,為了保證以最快速度把物資送到災區,總額約23.4億的善款全部來自股票臨時變現、其它專案資金的臨時挪用、2智慧手機回款之前,春秋、智宇、祝為等企業都遇到了現金緊張危機。因此,數家企業2008年7月到2009年6月的廣告費,陸續談判協商推遲挪移到今年第三季度或第四季度支付。”

“智宇Sapientia2延續了Sapientia3G的輝煌,全球首周銷售量170萬部,及時得到一筆流動資金。對方或許憂心我們削減廣告費,或許想快點拿錢落袋為安,就以《誰把天才變成了魔獸》節目小小警告威脅我們一次。”

白果:“我還是不懂對方為什麼瞄準《魔獸世界》,難道是因為《魔獸世界》不是春秋軟體的作品?”

魏東生:“春秋網路只簽了《魔獸世界》四年約,2005年3月21日運營到2009年3月21日。春秋網路之前和維望迪(Vivendi)、動視暴雪(ActivisionBlizzard)、暴雪娛樂等就續約問題斷斷續續談判多輪,始終未能達成意見。因此,2009年3月21日之後,《魔獸世界》將會改由其它公司運營。春秋網路不願意為即將脫手的產品付費,於是陸續停止了《魔獸世界》的保護費。春秋網路不再為《魔獸世界》續費,暴雪娛樂和其它網路遊戲運營商又不願意提前補缺,《魔獸世界》自然而然成了對方的敲打物件。”

白果訝然追問:“《魔獸世界》挺賺錢啊,為什麼不續約?”

魏東生詳細解釋其中歷史背景:“《魔獸世界》的確非常賺錢。以今年第二季度的業績為例,春秋網路所運營的四款遊戲,《十國春秋》排名第一,季度營收額16億元;《求生之路》排名第二,季度營收額7.8億元;《魔獸世界》排名第三,季度營收額6.6億元;《巫妖衝突》排名第四,季度營收額2.9億元。無論如何說,《魔獸世界》也是月均銷售額過2億的鉅作,即使暴雪拿走了一大塊銷售分成,利潤也非常可觀。”

“如果有可能,春秋網路肯定希望續約。但是,版權握在暴雪娛樂手中,主動權握在暴雪娛樂手中,春秋網路願意或不願意無關大局。”

“分歧緣自利潤分配問題。”

“企業都追求最大化利潤,《魔獸世界》大賣之後,維旺迪和暴雪娛樂希望獲得更多收益,陸續來華與春秋網路談判。總體來說,暴雪希望合資註冊一家新公司運營《魔獸世界》,條件大抵是暴雪娛樂負責遊戲開發費用和戰網系統,春秋網路負責其餘的宣傳費用和伺服器等運營費用,《魔獸世界》所得利潤兩家各分一半。”

“這樣的條件相當苛刻。特別是獨立既有體系之外的戰網系統,春秋網路如果接受它,等同把僅有的主動權拱手相讓。雖然條件苛刻,《魔獸世界》專案畢竟能夠繼續賺錢,無非少點兒而已。”

“怎想春秋網路正準備與唯旺迪、暴雪娛樂簽署新合約,半途殺來了藝電(ElectronicArts)。藝電開出了誘人的合作方案,許諾願意幫助春秋網路建設國際團隊,把《求生之路》和《巫妖衝突》帶到世界市場。與維旺迪、暴雪娛樂相比,藝電的合作方案顯然更值得期待。”

“但是,藝電也有藝電的黑點。藝電收購工作室,常常予以工作室較大的干涉,譬如《命令與征服》系列;藝電年初惡意收購TakeTo的行為更引來了大家一致批評;藝電與春秋網路談判期間,也曾傲慢惡意收購春秋網路。直至年初被玫瑰基金迎頭痛擊,藝電才乖乖放棄惡意收購,坐下來和春秋網路繼續談判。總體來說,藝電並不可信。”

“2007年初到現在,春秋網路徘徊於藝電和維旺迪之間,躊躇究竟與誰合作。”

“不過,這世界是比爛的。”

“2007年底,動視和維旺迪遊戲合併,即現在的動視暴雪。唯旺迪、動視暴雪、暴雪娛樂,各有各的意見,各有各的利益訴求,彷彿長了三顆頭顱的巨人。探得春秋網路與維旺迪、動視暴雪、暴雪娛樂的僵持,其它遊戲運營商相繼來撬牆角,2008年1月,網易成立關聯公司網之易;2008年4月,暴雪注資網之易,啟動《星際爭霸2》的授權談判,藉此向春秋網路施壓。”

“與此同時,或許顧忌惡意收購TakeTo引來的批判,藝電管理層最近表示反省,承諾調整收購及合作策略。藝電大幅度降低要求,給予合資公司更多自主權。維旺迪、動視暴雪、暴雪娛樂三家,各有各的利益訴求,唯一一致的目的是分食《魔獸世界》的利潤,春秋無法與之建立更長遠的合作關係,而藝電則願意與春秋網路互換資源,春秋網路幫助藝電的遊戲打入華國市場,藝電幫助春秋網路的遊戲打入世界市場。”

“兩相比較,春秋網路肯定更青睞後者。”

“暴雪注資網之易的威脅,和藝電釋放的善意訊號,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春秋網路已經原則上同意藝電以39億美元收購春秋網路的20%股權,並共同出資組建北美合資公司。動視暴雪和藝電是一對老冤家,春秋網路攜手藝電,肯定得罪動視暴雪,絕難再續約《魔獸世界》。”

白果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啊。”

盯著《魔獸世界》今年第二季度的6.6億元營收,想到它明年就不再屬於春秋網路,白果不禁又感慨一聲:“可惜了。”

魏東生笑了笑:“倒也沒什麼可惜的。《魔獸世界》固然是一款好遊戲,卻不契合春秋的理念。春秋畢竟是一家搜尋引擎企業,我希望春秋網路所推出的網路遊戲,也都像《十國春秋》《求生之路》《巫妖衝突》那樣烙印著鮮明的春秋特色。《魔獸世界》優秀歸優秀,卻像一堆雞蛋中的鴨蛋,有點兒不合群,有點兒不倫不類。”

魏東生說到這裡,嘆息一聲:“我數年前簽約代理《魔獸世界》,更多是為了鋪平春秋網路的赴美上市之路。從這一方面來說,《魔獸世界》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春秋網路的未來是人工智慧,與《魔獸世界》越來越不協調。《魔獸世界》移交給其它網路遊戲運營商運營,未嘗不是彼此最好的結局。”

白果不排斥網路遊戲,也不熱衷網路遊戲,她挺《魔獸世界》是因為《魔獸世界》由春秋網路運營。確認春秋網路即將失去《魔獸世界》,白果旋即站在春秋網路立場思考:“春秋網路有沒有反制措施?”

魏東生:“當然有。春秋網路獲悉暴雪即將注資網之易,加快進度於3月份釋出《巫妖衝突》,就是一種表態。《巫妖衝突》上線三月就強勢收割了2.9億元銷售額,幾乎追平了《魔獸世界》季度營收額的一半,未來完全可以補充《魔獸世界》離去的虧空。而且,考慮到《魔獸世界》的不確定性,春秋軟體也在2007年初立項了一款暫命名為《仙俠世界》的角色扮演遊戲,寄望它能夠填補計時付費領域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