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 納尼亞戰記
納尼亞畢竟只是210萬人口的小國。
溫得浩克畢竟只是一個21萬人口的小城市。
再瞧瞧盤陽市,2009年底最新資料顯示,戶籍人口823.7萬,常住人口769.4萬。盤陽市的小縣城都比溫得浩克更有人氣,盤陽市的縣級幹部或許就能稱職納尼亞國總統。
考慮納尼亞國地廣人稀的現實,考慮溫克市宛若華國內地小縣城的規模,魏東生斟酌數小時之後同意了共和國聯盟黨的軍事冒險:“組織對此有明確規定,是否正式舉旗、在哪國家舉旗由組織研究決定,起義時間和起義地點則由你們烏有國共和國聯盟黨黨代表大會決定。既然你們覺得共和國聯盟黨已經有了舉旗實力,現在也到了舉旗時刻,我沒有意見。”
而後魏東生在盤陽市展望人工智慧未來,共和國聯盟黨在納尼亞國籌備軍事政變。
2010年6月11日到7月11日是喧鬧的南非世界盃足球賽,作為南非的鄰國,納尼亞街頭也遊蕩一群又一群球迷。7月11日晚,西班牙在加時賽一腳世界波以10擊敗荷蘭,收穫其歷史上第一座世界盃。南非荷蘭語、德語、英語是溫得浩克市三大主流語言,溫得浩克市不僅有一堆南非荷蘭裔,還有很多正宗荷蘭籍球迷。一群原本準備慶祝荷蘭奪冠的荷蘭球迷,遺憾荷蘭倒在加時賽尾聲,醉醺醺辱罵西班牙發洩時,不慎誤闖共和國聯盟黨儲存軍械的據點。
這群荷蘭球迷掀起的動靜極大。
為了避免警方調查發現共和國聯盟黨的叛亂野心,烏有國共和國聯盟黨黨代表大會常務委員長秦言義決定提前發動起義。
燕京時間7月12日11時,魏東生再次批准秦言義的戰爭申請。
燕京時間7月13日凌晨4點,共和國聯盟黨匯聚世界各國志願者及烏有國底層民眾形成的聯盟軍兵分兩路,一路向總統府發起突襲,直搗黃龍;一路向國際機場進軍,封鎖溫得浩克市對外交通,試圖甕中捉鱉圍殲納尼亞人民組織直轄的軍事力量。
燕京時間7月13日凌晨6點,聯盟軍高歌猛進佔領納尼亞廣播電視臺,強制命令主播口述播放新政府宣告:聯盟軍已經攻佔總統府並接管政權,即刻起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宵禁並實施軍事管制法。
燕京時間7月14日凌晨6點26分,納尼亞工人革命黨表示願與聯盟軍合作,立刻組織工人支援聯盟軍執政納尼亞。
似乎一切進展的非常順利。
可惜,戰爭永遠不可小覷。
燕京時間7月14日凌晨6點34分,本以為已經被聯盟軍逮捕的納尼亞總統博哈母巴,突然現身一輛直升飛機裡。博哈母巴一時之間鬧不清楚究竟誰發動了軍事政變,他不敢因為突襲總統府的精銳士兵說法語而指責法國,也不敢因為軍官面貌疑似華人而指責華國,果斷把近些年南部非洲各國都頭疼不已的南部非洲人權發展基金會當作黑鍋,透過社交網站等網路媒體痛斥南部非洲人權發展基金會的狼子野心。
納尼亞總統博哈母巴的現身,成了聯盟軍軍事政變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說起博哈母巴,他還是很有能力的。
博哈母巴曾在莫斯科學習社會學和政治學,上世紀50年代末參與建立奧瓦母博人民組織(納尼亞人民組織);1961年因參加獨立鬥爭被捕,獲釋之後流亡海外;納尼亞獨立之後,博哈母巴又在體系內摸打滾爬十五年,2005年3月就職納尼亞第二任總統。博哈母巴是率領納尼亞走向獨立的元老,哪怕此刻已經七老八十,他也有著活在和平年間的人所不具備的機敏。
得聞博哈母巴竟然脫困未死,剛向共和國聯盟黨表示合作意向的納尼亞工人革命黨迅速翻臉,倒戈一擊把共和國聯盟黨的情報資料轉交給博哈母巴。除了被突襲打蒙打殘的總統衛隊,四個機械化步兵營、一個炮兵營、一個反坦克團等納尼亞國軍事力量,紛紛公開發表支援納尼亞人民組織和總統博哈母巴的誓言,表示堅決與聯盟軍亂黨戰鬥到底。
與此同時,聯盟軍軍官發現佇列訓練畢竟是佇列訓練。
平時的槍械訓練,訓練的再好也不是合格計程車兵。即使全面引進華國軍事組織制度,烏合之眾的聯盟軍也沒有資格俯視納尼亞國的正規軍。剛開始的突襲作戰,納尼亞士兵在華國退伍軍人軍官指揮下有條不紊攻克預定目標,表現的很好;但是,當戰場混亂起來開始考究士兵和軍官的軍事素養時,源自華國退伍軍人的青年軍官,暴露了他們缺乏全域性視野的致命缺陷;源自於納尼亞土著的基層士兵,也暴露他們缺乏實戰演練和缺乏戰士基本素質的致命缺陷。
平時的演練,平時的教導,都忘的一乾二淨。
己方處於優勢時,聯盟軍不知該如何高效消滅敵軍的有生力量,以致納尼亞總統博哈母巴從容組織起來反攻力量;己方處於劣勢,聯盟軍不知道該如何反擊,也不知道“化整為零”和“化零為整”應對博哈姆巴的重點圍剿策略。
若非納尼亞政府軍也是一團稀爛,聯盟軍勢必全軍覆沒。
魏東生籌備三年之久的軍事政變,就這樣虎頭蛇尾走向失敗。
聯盟軍見大事不可為,果斷放棄泰山壓頂式江山一夜變色的美妙幻想,緊急撤往起義失敗方案預備的軍事基地。
在華國國民眼裡,納尼亞軍事政變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7月13日,電視臺新聞頻道僅用數十秒時間簡單介紹此事:“當地時間凌晨,納尼亞發生一起未遂軍事政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