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9 高能粒子加速器

扣除重複計算的440億美元,量子波動圈的專案投資又削減到1660億美元。

1660億美元,仍然有所誇大。

以量子波動圈點火裝置為例,它有兩套解決方案,一套是理論最佳適配方案,卻因為技術門檻限制,目前成功率較低的量子點火;另一套是成功率較高的落後工藝替代方案,即是利用高能粒子加速器製備特殊的高能粒子。為了保證量子波動圈在關鍵時刻能夠及時地正常地傳送求救訊號,量子點火裝置和高能粒子點火裝置都需要配套建設。

高能粒子點火裝置的前置科技是高能粒子加速器。

高能粒子加速器是典型的高投資低迴報研發專案。三十年記憶裡,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演繹高能物理絕唱之後,丘成桐等人開始積極遊說華國建造超大對撞機,旋即在華國學術界引起軒然大波。魏東生需要的高能粒子加速器與超大對撞機有相通之處,都是高投資低迴報惹人嫌的科研專案,它對於量子波動圈的唯一作用就是點火。

站在華國立場來說,與其把有限的科研支出丟在超大對撞機黑洞裡,不如優先扶持短期中期能夠見到好處的科研專案。華國畢竟是科研領域的後起之秀,在很多基礎科學落後於人的大背景下,目前不宜冤大頭地站在整個人類立場慷慨地摸石頭過河。

但是,魏東生需要高能粒子加速器。

沒有高能粒子加速器,就無法保證量子波動圈的正常啟動。

因為量子波動圈需要高能粒子加速器,魏東生遂屁股決定腦袋地毅然支援華國建設高能粒子加速器。為了說服相關部門支援高能粒子加速器建設計劃,魏東生遙控盤陽市政府率先承諾解決大部分資金問題,主動承擔高能粒子加速器1800億元總投資之中的1200億元。

這絕不是小數目。

回顧剛剛過去的2013年,盤陽市涵蓋市科委經費、基礎研究經費、應用研究經費、技術研究與開發、社會科學、科學技術普及與交流等科學技術財政支出,總額才僅僅只有358億元。

盤陽市這數字,並不寒酸。

要知道,經濟規模高於盤陽市的老牌一線城市申海市,其2013年度科學技術財政支出決算數僅為131.5億元,遠遠低於後起之秀盤陽市。經濟規模強如申海,科學技術財政支出才131.5億元,其中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實驗室建設及相關設施、專項基礎研究等基礎研究財政支出約2億元,科技重大專項財政支出約18.8億元。

在春秋系影響下,盤陽市固然比申海等城市更重視科學技術投資,以致總額達到了358億元之巨。可在總額1800億元的高能粒子加速器科研專案面前,358億元財政支出實在微不足道。

但是,再有困難也要上馬。

與1800億元資金相比,陰影帝國威脅顯然更加恐怖。

為了籌集高能粒子加速器專案經費,盤陽市儘可能縮減公務服務、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節能環保、農林水等事務、商業服務等事務、住房保障等財政支出。除了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建通運輸等必須最快速度完善的城市基礎建設,高能粒子加速器科研專案的負擔幾乎影響到了盤陽市的方方面面。即使如此努力地拼命開源節流,盤陽市仍舊無法一己之力湊齊最少1200億元的經費,不得不發行地方債券救急。

有了盤陽市政府勇為先鋒,相關部門的態度迅速軟化。待2012年內閣選舉結束,國家快速批准了盤陽市高能粒子加速器專案,並聯合各部門支援了約350億元經費。立項之後,盤陽市市政府又積極籌集款項,譬如春秋系企業以社會資本名義承擔200億元資金;烏聯2014年初宣佈參加高能粒子加速器科研專案,也從2014年財政支出裡挪出30億元資金支援盤陽市……等等。

細究總額1800億元資金,有華國和烏聯的撥款,有盤陽市市政府的債券應急。

春秋系企業實際支付的款項僅僅只有200億元人民幣而已。

魏東生以200億撬動了1800億元資本。

對外宣傳時,高能粒子加速器科研專案以1800億元人民幣計入3000億美元,而非春秋系企業實際投資的200億元人民幣。

類似高能粒子加速器的專案還有很多,魏東生都儘量把量子波動圈的核心裝置和耗費巨資的裝置掛靠在相關科研專案裡,讓盤陽市人民和華國人民幫忙背鍋。除了華國、烏聯,美國及歐盟的財政收入也是魏東生眼裡的肥羊。前景黯淡的高能粒子加速器不說也罷,它們肯定不願意投錢,但是那些看起來前景很美妙其實十年乃至三十年沒有實在好處的科研專案,全都被魏東生資助學者在全世界範圍內兜售,希望找到一群冤大頭幫忙分擔量子波動圈的科研投資。

其實,也不能說他們冤大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