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聯或許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卻都和孟海詠無關。
烏聯的內政外交政策變遷,也不會影響到孟海詠的心情。
孟海詠畢竟只是一名交流生罷了。
如此,12月緩緩走到盡頭。
2013年結束,2014年啟程。
或者新年新氣象,孟海詠在2014年1月迎來一件小趣事。
話說,諸夏無人超市開業典禮體驗影像現實裝置期間,金牌講解員裘震龍曾提及劉慈欣的科幻《帶上她的眼睛》詮釋cr29000的創新。該話題並非裘震龍自作主張,而是春秋宣傳部門早就捆綁《帶上她的眼睛》宣傳。
早在春秋影業籌備期間,春秋搜尋就倡議為腦機融合和影像現實裝置拍一部宣傳片,引導輿論接受影像現實裝置的普及。考慮《帶上她的眼睛》的契合度和正能量,春秋影業準備不惜成本融入虛擬場景技術把《帶上她的眼睛》改編成電影,藉此不留痕跡地誇讚影像現實裝置的積極意義。
豈料,烏聯建國速度超乎魏東生想象。
要知道,儘管烏聯名義領袖是委員長杜慶江而非魏東生,但是魏東生以網路委員會等機構團結無數聯盟黨高層,他對聯盟黨的控制力和影響力絕不在於杜慶江之下。如果魏東生質疑廢除杜慶江,肯定極大機率引來聯盟黨黨員思想混亂和杜慶江直屬軍事力量的反對;而若魏東生願意後退一步,利用軍事鬥爭轉型經濟建設的契機,必能最大化利用春秋系等資本力量和國內人脈關係網拓展網路委員會的權柄。
相比步步受限的華國,魏東生在烏聯自由多了。
在烏聯,魏東生是食物鏈頂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統治者。
就發展烏聯經濟而言,魏東生和杜慶江等聯盟黨高層有著共同利益。
為了阻遏烏聯負面形象的蔓延,為了吸引更多華國優秀人才前往烏聯貢獻才智,魏東生經過一番運作,把《帶上她的眼睛》改編成華國與烏聯合拍的宣傳片。顧名思義,這部宣傳影片真正目的用來宣傳,春秋憑之宣傳腦機融合和影像現實,烏聯憑之宣傳聯盟黨理念和烏聯魅力風景。
需求決定內容。
基於既定的宣傳目的,製作方對《帶上她的眼睛》內容進行大幅度刪改,譬如把原著裡的科研性質的地層飛船改成應急救災地層飛船,譬如把沈靜等主角配角都改成具有烏聯國籍的華裔,等等。經過一番刻意的刪改,電影內容與原著在立意等方面都有了極大改變,不能再以原著內容聯想電影情節的發展。
春秋集團2009年底啟動《帶上她的眼睛》改編計劃,到了2013年初,內容已經相當完善。若非烏聯在杜慶江率領下高歌猛進建國,《帶上她的眼睛》已決定登陸2013年暑假檔或者國慶檔,既能配合諸夏無人超市開業典禮的影像現實裝置推廣,又能成為慶祝春秋影業誕生的賀禮。
豈料,2012年底的洛巴策會戰勝利捷報徹底打亂了春秋影業的既定計劃。
魏東生當時就推翻立意有限的第一版《帶上她的眼睛》,親自出手把這部影片運作成華國烏聯合拍宣傳片。由於《帶上她的眼睛》主打特色是虛擬影像技術,最耗費精力最耗費金錢的片段已經完成,第二版僅需要增添一些專屬烏聯的痕跡,改編起來其實並不耗費時間。2013年底,《帶上她的眼睛》已經完成第二版改編,且已選定2014年暑假檔上映。
製作方卻懷著精益求精精神,繼續補拍一些既能宣傳烏聯又能連貫劇情的畫面,嘗試能不能把情感表達的更加自然而然。2014年1月,《帶上她的眼睛》製作方來到聯盟大學,希望在校師生配合拍攝一些替補備選畫面。因為《帶上她的眼睛》是宣傳影片也是政治任務,聯盟大學校方努力做工作,說服在校學生及教職工配合影視製作方的工作。
孟海詠也分得任務,飾演一名帶領學生進行室外教學的小學教師。
孟海詠喜歡這項政治任務。
儘管孟海詠無意闖入娛樂圈,電視劇、綜藝節目等業務愛好卻讓她非常好奇電影拍攝過程。想到自己有可能出現在影院螢幕,孟海詠就忍不住興奮。好在涉及她的畫面都是遠景,否則以她的激動情緒,片場肯定卡了一遍又一遍。
可惜,僅僅短短兩天時間,影視製作方就要啟程遠歸。
2014年1月22日是陰曆十二月二十二日,距離華國傳統春節已經只有數日時間。
可惜,2013年是烏聯建國第一年,各行各業的時間都很緊迫,當地學生和孟海詠等交流生的寒假都推遲到臘月二十三。即將解散度假春節的影視製作方員工,任務結束之後時間非常寬容,和孟海詠等華國談著談著就談起了思鄉哀愁。
孟海詠漸漸泛起思鄉情緒。
孟海詠其實已經訂好返家機票。
臘月二十三日起飛,臘月二十四日飛抵盤陽市。如果一切順利,想來臘月二十五日就能回到盤門市老家。
明天就能回家,可越是返家之刻,思鄉情緒越甩之不去。
孟海詠抽空看了看手機時間,17時20分。
烏聯建國之後廢除了納尼亞共和國時代的夏令時制度,與華國的時差變成標準的六小時,烏聯溫克時間17時20分即是華國燕京時間11時20分。祝為向來以管理嚴格著稱,孟海歌好不容易才應聘祝為,最好還是不要佔用姐姐的工作時間;孟爸也慣來閒不住,康復之後聽說又找了一份非體力活兼職,不到中午,想來也難有空閒時間。
忍忍,忍到中午在打電話吧。
孟海詠正準備遺憾放回手機,突然發現孟海歌打來了電話。
孟海詠疑惑接通。
還未詢問孟海歌怎麼在工作時間打來電話,話筒裡已經傳來孟海歌的悲傷抽泣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