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7 八年積勢

第417八年積勢

楊北望害了楊復土的說法,非常有意思。

楊北望有沒有可能是幕後兇手?以誰得利誰主謀原則審視楊復土的遇難,楊北望當然有嫌疑。那些幸運逃生的水手供述說,海盜似乎對海船內部制度極為了解,楊復土遇襲而亡也彷彿是他們刻意偽造成偶然的必然,一出爾虞我詐陰謀暗殺的機率極大。

可是,別忘了楊新寧只有兩個兒子。

楊復土已經遇難,如果再以涉嫌謀殺楊復土的名義逮捕楊北望,誰來繼承楊家?

為了楊家傳承著想,即使楊北望當真謀殺了楊復土,楊新寧最佳選擇也應該視而不見,忍著傷痛輔助楊北望繼承楊家基業。這樣的大背景下,調查楊復土死因忌諱重重,質疑楊北望的言論也極容易引來楊家利益集團的反彈。

輿論源自何處呢?

或許來自於押注魏東生的派系。權力蛋糕總額一定,有楊新寧這樣的當權派,就會有失意的在野派。如果能夠借楊復土遇襲事件扳倒楊北望,沒了合適繼承人的楊家頓時月盈而虧,稍稍有點兒政治智慧的臣屬都會默契搖身一變成為保王黨。待魏東生清洗了楊新寧黨羽,這些提前押注魏東生的派系肯定能夠獲得超額利潤。

或許來自於楊復土的嫡系。共同利益才能促成牢不可破的派系,絕大多數人向楊復土效忠都是因為忠誠能夠為他們帶來利益。當楊復土慘死海盜之手,當楊北望開始收編楊復土嫡系,當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楊復土嫡系成了被楊北望防範並控制使用的異己,他們何必再向楊家效忠呢?考慮宋生商號這艘大船還有名義上的順塔國王魏東生以及楊新寧的末女楊念安,楊復土嫡系難保不會泛起改投魏東生的心思。

或許來自於楊新寧的嫡系。以誰得利誰主謀元則審視,除了獲利最多的楊北望,魏東生顯然也是得利方。考慮楊北望能力遠遠不如楊復土,楊新寧肯定憂心魏東生及其它勢力趁機發難,擔心魏東生對楊北望的潛在威脅。與其在群狼覬覦中忐忑不安,不如丟擲誘餌靜等魚兒上鉤,然後一網打盡宵小。

等等。

沒有了計算機智慧生命全球監聽體系的單向資訊透明優勢,魏東生無法憑藉自己的政治智慧看穿世事真相。楊北望謀害楊復土說法源自哪家勢力,魏東生不得而知;汪填海真心背叛楊新寧,還是他奉命釣魚,魏東生也不得而知。

但是,魏東生不願意冒險。

即使汪填海真心投誠,魏東生也不會接受他。原因很簡單,1297年到1305年,汪填海足足跟了魏東生八年時間,他知曉了太多不該知曉的秘密,魏東生器量再大也不可能把汪填海當作心腹使用。

怎樣處置汪填海呢?

或者說,怎樣利用楊復土遇難和楊北望謀殺嫌疑事件呢?

魏東生斟酌半小時,模模糊糊有了抉擇。

魏東生阻止汪填海的隱秘哭訴,大張旗鼓喚來楊念安等人,改為集體會審汪填海。魏東生攜楊念安質問汪填海:“你說監察害了副統領,可有人證物證?”

汪填海跪地回答:“不是小人說監察害了副統領,而是水手們都這樣說。據說總共有七名水手幸運逃回順塔,其中一名水手曾被副統領救過性命,抵港當晚就直奔統領家揭露監察的陰謀,豈料從此再無音信。這名失蹤的水手,曾在港口叫罵監察殺弟害妹,留下很多人證物證。”

楊念安打斷了汪填海的發言,疑惑追問:“殺弟害妹?”

汪填海:“傳言說大娘娘也是監察害死的。”

楊念愛猛地攥緊拳頭:“有人證物證嗎?”

汪填海:“年初照顧大娘孃的醫生,他家人曾經失蹤一段時間且有拷掠痕跡,疑似當時被人脅迫;副統領遇難不久,醫生及其家人復又突然失蹤,現在不知去向。但是,如果陛下和娘娘想查,應該還會有蛛絲馬跡。”

楊念安臉頰白了白:“你可知道監察為何害死大娘娘?”

汪填海:“監察不想大娘娘留下來血脈。”

說到這裡,楊家和魏家的矛盾已經徹底戳破,不必再囉嗦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