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三十五章國喪

整個南京城都沉寂在一片雪白之中,朱元璋建國之後,幾乎沒有徵收過南京以及周邊賦稅,南京百姓對朱元璋是最為愛戴的,正因為如此,百姓們對太子薨逝感到傷心。

這才白皤滿石頭,傷心獨金陵。

而安慶公主見狀,又淅淅瀝瀝地哭了起來。

太子對諸王因為皇位的原因,有一些齷齪在,但是對於安慶公主這個親生小妹,真是一點也說不上不好的。本來因為太子薨逝,安慶公主已經哭了好多次了,這一路到南京,情緒已經平復了許多。

而今見南京這個樣子,自然是一股悲意湧上心頭,再也忍不住了。

何夕只能一直安撫安慶公主,一直到了東宮正殿,也就是太子的靈堂上。安慶公主再也忍不住,幾乎哭暈過去了。

在靈堂之上,何夕除卻祭奠太子,安撫安慶公主之外,就關注朱雄英了。

只是何夕發現一個很奇怪的樣子。

或許是何夕多想了。

什麼時候,最能體現禮儀制度?那就是葬禮,就連孔子也是從擺弄這個開始的。更有不知道多少大儒對於喪禮,進行折損,並將其看成禮儀之中,很重要一部分。

尊卑,嫡庶,長幼,在這個時候都表現得玲淋離盡致。

本來,朱雄英作為嫡長子,他的地位應該突顯出來才是。

而在整個流程之中,朱雄英與朱允炆的地位,似乎並沒有分得很清楚。這讓何夕很疑惑。

說實話,何夕在大明這麼多年,一直對儒學進行解剖式的研究,為的就是將儒學的東西,加到自己的學問之中。在儒學上,他不覺得自己有強,但是最基本的概念還是有的。

他看出來不和諧,應該是有問題,但是說不上來是什麼問題。

這讓何夕內心之中疑竇從生。

首先,他敢肯定,設計安排這一套禮儀的人,是一個高手。能讓看出明顯不對,卻細細察看,卻發現不了問題。這樣的手段,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出來,尤其儒學並不是科學,很多概念都是泛泛而談。但是能將這些東西,玩得這麼溜的人。

估計沒有幾個人。

這讓何夕直接想到了方孝孺。

其次,朱元璋是什麼態度?

何夕知道朱元璋是什麼樣的人?朱元璋在儒學上的造詣,並不比何夕高多少。何夕看不明白的東西,朱元璋也不會看得多明白。但是朱元璋從來不是想明白再去做的。朱元璋從來不需要證據的。

只需要懷疑就行了。

所以,今日的局面,朱元璋是不可能不知道,不管這是誰安排的。

最少,朱元璋默許了。

這就讓何夕揣摩朱元璋到底是什麼心思?

是淡化太子子嗣繼承的可能?還是針對朱雄英本人。

在何夕看來,前者的可能性大一些。畢竟,如果針對朱英雄本人的話,那就是讓朱允炆上位,在何夕看來,這幾乎不可能的。畢竟,歷史上的建文帝,陰毒且無能,朱元璋已經知道的。

那就是燕王要上位嗎?

這讓何夕內心之中,憂心忡忡的。

這也為何夕這一次南京之行,蒙上了一層陰影。

何夕心中暗道:“不管怎麼樣?一定要找時間,與朱雄英,還有朱元璋好好談談。”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