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五章解縉到北京

這也算是何夕的功勞了。

在何夕之前,即便在大明待不下去的人,也不會去海外謀生的。但是而今,陸仲亨在南洋站穩腳跟之後,覺得最大的問題,就是人口問題,漢人數量太少了。

所以,只要不是十惡不赦的人,到了南洋都會被善待。

於是,不知不覺大家真犯事之後,就有一個新去處,那就是南洋,海外。

畢竟而今海貿發達,搭船去海外,也不是多難的事情。

解縉直接去求見朱雄英。

解縉有朱雄英的信物,暢通無阻地見到了朱雄英。朱雄英見了解縉,立即說道:「解兄,你終於來了。」

解縉說道:「殿下,南京的事情,你已經知道了吧?」

朱雄英神色有幾分黯然說道:「已經知道了。」

解縉說道:「殿下準備怎麼辦?」

朱雄英說道:「還請解兄教我。」

解縉說道:「請殿下不惜一切代價拉攏申國公,立即起兵。先下手為強。昭告天下,朱允炆弒君。天下共誅之,殿下親領大軍南下,有進無退。只有打到南京城下,才有勝機。」

朱雄英聽了,微微皺眉。

解縉這個計劃,比何夕的計劃更不靠譜。

且不說申國公已經成為階下囚了。也不說,往朱元璋身後名上潑髒水,對不對。單單說,大軍南下有進無退,朱雄英可不覺得自己的軍事才華,能與燕王相比。

即便是燕王在他的位置上,聽聽對面有誰,他也沒有孤軍南下的勇氣。

馮勝,傅友德,徐達。

這三位在,借燕王三個膽子,他也不敢打得那麼豪放。

但是解縉之所以這樣提議,並不是不知道其中的難度,而今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辦法。因為而今的局面本質上是奪嫡之戰的擴大化。說實話,朱元璋固然在佈置衛所的時候,選擇了梯次佈置,第一條防線,就在九邊,第二條防線,就在兩淮。第三條防線就在長江以北。

只是,承平這麼多年,已經很多很多年沒有人打過長城了。

腹裡的這些衛所,不敢說忘記了怎麼打仗,畢竟當年的老兵還沒有死完。但是他們決計沒有防備從北方忽然出現的敵軍。

勢如破竹,是很容易的。

而奪嫡之爭,重要的從來不是一城一地,而是中樞的爭奪。

只要兵臨南京城下,朱雄英才有機會扳回一局,重新登上至高無上的寶座。

這也是唯一的機會。

朱雄英說道:「申國公已經被拿下了?」

「什麼?」解縉大吃一驚。

於是,朱雄英將這幾日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說了。也將何夕的計劃,說給解縉聽。

解縉陷入沉思之中。

朱雄英有些等不及了,問道:「解兄,你覺得姑父的想法如何?」

如果讓朱雄英選擇,解縉與何夕之間,他更相信誰,自然是解縉。一方面何夕身後是一個集團,並不是何夕一個人。朱雄英非常忌憚何夕。而解縉就不一樣了。解縉在南京雖然有些名聲,甚至可以說是名士,但是解縉雖然不是光棍一個,但是身邊也沒有多少可用之人。另外一方面,何夕

對於朱雄英來說是長輩。有些事情,不好與何夕說。而解縉與朱雄英之間的關係,就不是這樣的。

解縉與朱雄英在秘書監之***事過,雙方共同的理念,讓他們彼此之間走得更近。最少比朱雄英與何夕的關係更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