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何夕地位提高,想要見何夕,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想見他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不管等多少天,拜訪多少次,如果沒有特殊的情況,下面人也不會報上來的。
「大人,此人是從西南會館來的。」
「西南會館?」何夕說道。
「正是。」下面人說道。
何夕心中暗道:「沐家。」
對西南會館的背景,何夕自然知道。何夕不在乎這個人,但是他必須在乎沐家。沐家在雲南的地位就不用說了。而今沐家在雲南的地位,比不上歷史後期,那個時候沐家已經在雲南鎮守數代了。
而今沐家在雲南才是第二代了。
甚至沐家自己都沒有意識到,沐家會世鎮雲南。
從歷史下游看,沐家世鎮雲南似乎是理所當然。但是實際上,沐家世鎮雲南有很多巧合。其中靖難之戰,就是很大的巧合,靖難之後,永樂年間,西南雖然投降燕王,但是這裡面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否則永樂也不會一輩子都在找建文餘黨。
沐家成為永樂穩定西南的重要工具。
再加上西南土司的確很亂,需要有人鎮守。
時間一長,沐家世鎮就成為事實了。後面朝廷就因循了。
如果說後面的各朝,有意延續沐家世鎮的局面,那麼剛剛開始的時候沐家自己也未必有這個世鎮的想法。
不過,這都是後話。
何夕對沐家注意,就是因為沐家的實力。雖然北京對南京佔據了一些優勢,但是總體上來說,北弱南強的局面依然存在。所以這個時候,能從朱允炆的陣營之中拉過來一個人。既削弱了敵人,又壯大了自己。
何樂而不為?
何夕說道:「查過嗎?」
「查了,是從西南來的。但是具體在西南是什麼狀況,就不知道了。」下面的人回答。
何夕也明白,他的情報網還到達不了西南地區。查不明白也是很正常的。不過知道對方是從西南來的,這一點就足夠了。
何夕說道:「見見吧。」
片刻之後,趙宗壽過來了。見了何夕立即行禮,說道:「草民見過首輔大人。」
何夕說道:「起來吧。沐家派你做什麼?」
趙宗壽說道:「草民不是沐家派過來的。但也可以算是沐家派過來的。」
趙宗壽不是沒有想過別的辦法,但是想來想去,實在是沒有辦法。他在北京人生地不熟的,靠他自己根本進不了何夕的大門。只能想辦法借別人的名頭。能借得名頭,也只有沐家了。
畢竟沐家算是西南最大的山頭。
但是借名頭歸借名頭,但有些事情,不能做得太過明目張膽的。如果他現在說是沐家的人。甚至不用何夕出面,何夕手下的人與白先生一碰頭,豈不是露餡了。
到了那個時候,可是死都不知道怎麼死了。
這話所以說得有些含糊。
何夕根本不搭話,只是冷冷地聽著。聽趙宗壽有什麼好說的。
趙宗壽本來想等何夕發問,但是見何夕不問,只能繼續說道:「草民,乃是龍州知州趙宗壽,為南京偽朝所免。而今西南各家土司,苦南京久矣。還請首輔大人主持公道。」
何夕聽了趙宗壽的官職,心中不住盤算,終於想起了這個龍州知州是何許人也。
他思忖片刻,心中已經想過很多事情,對己方的西南政策考慮了一下,終於決
定,要給趙宗壽一個機會。畢竟在何夕看來,歷史上的改土歸流將西南歸為王化,固然不錯。但是如果計算成本與產出的話,就不是太划算的。如果西南土司給的助力足夠大,何夕不介意有一些讓步的。說道:「既然有官職在身,就不要自稱草民了。」
趙宗壽大喜說道:「下官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