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3章 薺菜粥

找佃戶家裡頭的小媳婦討了些薺菜,錢婆子也沒費什麼力氣,將薺菜洗淨擇了老葉,淘了米,放在砂鍋裡頭,加上燉臘骨頭的高湯,用小火在灶上咕嘟著,因為湯裡本就有鹹味兒,錢婆子也沒再加鹽,只放了一塊生薑,等到胭脂米煮的軟糯後,這才將薺菜加到砂鍋裡頭,稍微一燉,便有一股香氣呲呲往外冒。

這薺菜粥雖然加了骨頭湯,味道卻並不膩歪,錢婆子端到屋裡後,盼兒瞧見碗裡油綠油綠的薺菜,覺得顏色還成,嚐了一口之後便停不住嘴了,整整喝了一碗,雖然並不很多,但比起最近的飯量,能吃下這些已經算十分喜人的了。

等到盼兒吃完,喝了口蜜茶壓了壓鹹味,問:“後山的薺菜既然下來了,不如讓周莊頭往榮安坊送一點,趙婆子是個有心思的,讓她自己琢磨著該怎麼弄。”

聽了盼兒這句話,錢婆子一出屋就跟周莊頭說了此事,山裡頭的薺菜一片一片長著,莊子中的佃戶卻不愛吃薺菜,畢竟上山折騰一通實在是不方便,再加上山路難行,草叢裡蛇蟲鼠蟻什麼玩意都有,要不是經常上山有經驗的獵戶,頭一回去後山的人,估摸著都弄不回什麼東西來。

況且最近又是農忙的時節,大多數農家漢子全都在地裡頭忙碌,倒是守著莊子的侍衛們閒的很,周莊頭跟盼兒商量了下,由他帶著侍衛上山擇菜,攏共去了二十幾人,回來時弄了十幾筐薺菜,還有不少大葉芹。

盼兒讓欒玉算了銀錢,又吩咐廚房做了頓好的犒勞這幫侍衛,這些人一個個都是年輕力壯的軍漢,平日裡在莊中守著,雖然軍餉照拿,卻並沒有多少油水,現在上山擇菜也不累,還能賺些銀錢花花,何樂而不為?

擇下來的野菜都被送到了榮安坊,看到這麼多新鮮水靈的薺菜,趙婆子也跟錢婆子想到一塊去了,第二日一早在讓在榮安坊門口擺了兩口大鍋,用小火咕嘟著薺菜粥,也沒加什麼花哨的調料,就放了不少生薑跟鹽末。

但即使做法簡單,卻架不住廢莊的食材好,白米雖然比不上玉田胭脂米,但比百姓平時吃的殼子都沒去幹淨的糙米強了不知多少,再加上還受過靈泉水的澆灌,品質自然不同,米粒熬煮的粘稠,入口即化,但芥菜卻濃綠油亮,喜人的緊。

榮安坊本就處於正街上,天剛矇矇亮就有不少人想要買些吃食回去,如今天氣漸漸暖和起來,鹽水鴨、燈影牛肉那些吃食不經放,但醃菜卻是鹹口的,擱上七八日都不會變味兒,更何況家裡頭幾口人都愛吃那個,即使買上一罈子,要不了多久也吃的一乾二淨,連湯都剩不下。

顏色深濃的滷湯放在鍋裡,加上五花肉燉著,煮一上午滋味兒就全都滲入到肉中,切成片上桌,家裡頭上到八十下至嗷嗷待哺的小子,都埋頭吃著,連話都顧不上說。

就因為這個,但凡榮安坊賣出來的東西,在京裡頭都是一等一的好。

大早晨出來採買的小媳婦聞到薺菜粥的香氣,還沒來得及吃早飯的胃袋頓時發出如同擂鼓般的響聲,賣粥的小廝估摸著十五六的模樣,一碗粥五文錢,雖然比起別的早點鋪子貴了一倍多,但這薺菜粥的味兒實在是好,聞著就走不動道了,哪還能顧得了別的?

那股香味兒隨著溫度的升高越發饞人,在鋪子門口排著隊的眾人一個個都討了腰包,買了粥蹲在道邊吸溜著,大早上冷的很,喝些熱乎的肚子也舒服。

京兆尹府的捕快們遠遠瞧見這一幕,先是愣了一下,還以為榮安坊出了什麼大事兒,趕忙加快腳步衝過來,一個個都按緊了佩刀,發現這幫人聚在門口喝粥,不由大吃一驚。

一個姓劉的捕快戳了李捕頭一指頭,道:“頭,這粥熬得也忒香了,榮安坊什麼都好,就是賣的吃食貴的很,不過味道好的很,兄弟幾個聞著都邁不動腳了。”

要是盼兒在這,約莫也能認出這人來,這位京兆尹府的李捕頭,先前還對林氏起過心思,日日都會登上榮安坊的大門,藉著買醃菜的名頭來瞧林氏一眼,後來聽說相看了城西劉員外家裡的姑娘,也不知道成是沒成。

一晃過了好幾年,他竟然還坐在捕頭得位置上,都沒有半點兒長進。

“外頭冷的很,我買碗粥讓兄弟們暖和暖和。”

問了價錢,李捕頭麻溜利索的掏了一塊碎銀子出來,放在手心掂量了一下,交給小廝,便跟著眾人蹲在道邊喝粥,喝完之後,兩個小廝挨個收了碗,口中嘀咕道:

“趙姨吩咐了,要拿點杏仁酥去忠勇侯府,聽說小少爺最喜歡杏仁酥的味道,咱們今早上現做的的糕餅,都得緊著那邊。”

“人家到底是咱們鋪子的老闆,要點吃食怎麼了?瞧你這話酸的……”

聽到兩人的話,李捕頭身子一僵,他雖然不是什麼大人物,但也是從小在京裡頭長大的,對這一畝三分地也有些瞭解,清楚當年開了個小鋪子的老闆娘林氏,現在搖身一變成了忠勇侯夫人,而他還是每月領著四兩的月銀,日子過的沒滋沒味兒的。

喝完粥後,李捕頭也沒進榮安坊的大門,畢竟趙婆子可是見過他的,熟人見面,雖然趙婆子只是個商戶,他卻覺得低了人家一頭。

在衙門裡蹉跎了一整日,李捕頭還沒等回到自家小院兒,就聽到裡頭傳來雞飛狗跳的鬧騰聲。

“作孽呀!我們老李家怎麼娶了你這麼一個敗家媳婦,竟然還要把自己的公婆趕出家門,老天爺真是不開眼!”

滿臉褶子的老太太坐在地上,用手猛勁兒的拍著自己的大腿,嘴裡頭咒罵的話一連串的往外湧,什麼難聽的都說了。

只見一個模樣普通的婦人掃都不掃她一眼,發覺李捕頭站在門口,滿臉帶笑的迎了上去,口中道:“夫君今個兒回來的倒是早,爐子上燉的茬子粥還沒好,要是不餓的話,就稍微再等會兒……”

李捕頭臉色陰沉,指著萬氏的鼻子,忍不住責罵道:“娘年紀大了,就算千不好萬不好,到底也是你的婆母,你身為媳婦,竟然放任著娘坐在地上,連搭把手都不願意,真是個自私自利的婦人!”

當年李捕頭相看的的確是劉員外家的女兒,不過李捕頭她娘李陳氏實在不是個東西,還沒等人家姑娘進家門,就迫不及待的擺起了婆婆的譜兒,直接將那位劉姑娘嚇著了,婚事便沒成。

之後又耽擱了一年,才娶了鄰居家裡頭的萬氏,萬氏剛嫁到李家時,倒也是過過一段安寧日子,哪想到沒出個把月,李家人的本性便直接露出來了。

李陳氏將先前給的彩禮全都討回家不算,甚至還讓萬氏給鄰人洗衣裳,賺銀錢貼補家用,附近住的都是平頭百姓,就算洗衣裳能給些銀錢,又能有多少?

萬氏洗的雙手紅腫破皮,李捕頭掃見了連句話都不說,衙門每月能發四兩銀子的月錢,卻半點兒都拿不回來,要不是萬氏性情老實,尋思著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這日子怕是早就過不下去了。

被李捕頭劈頭蓋臉的罵了一頓,萬氏心裡也憋屈的很:“不是我不扶婆婆,而是她想要你拿銀錢出來給二弟盤間鋪子,咱們夫妻兩個手頭上連二十兩的積蓄都沒有,大妮還得吃飯,這錢要是給了的話,還怎麼過日子?”

聽了這話,男人一張臉漲的通紅,眼珠子爬滿血絲,模樣看起來十分猙獰。

萬氏早就習慣了李捕頭這副德行,心裡也不怕,繼續道:“你要是覺得你娘對,就把銀子給我,也省的我們娘倆吃不飽穿不暖,跟著你都過不上安生日子。”

說起來,李家雖然不算寬裕,但也沒窮到揭不開鍋的份上,只不過李捕頭實在是大手大腳,先前為了見林氏一面,榮安坊的醃菜明明不算便宜,他每日都要買上一回,今個兒跟在他身後的足足有十幾名捕快,五文錢一碗的薺菜粥,他連著買了十幾碗,找這種花法,甭說四兩銀子一個月,就是四十兩都不夠李捕頭敗禍的。

李捕頭到底是什麼德行,萬氏心裡門清兒,費心費力攢下來的十幾兩銀子,說什麼都捨不得掏出來。

李陳氏原本就瞧不上萬氏,認為她家裡底子薄,根本幫襯不上什麼,再加上肚子不爭氣,生了個賠錢貨,先前明裡暗裡貶損了不知多少次,如今為了借錢開鋪子的事兒,婆媳兩個又折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