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拉鋸戰術”就是白天暫時採用保守防禦以空間換時間,夜裡就發起主動進攻收復失地的拉鋸戰術。
顯然,白天用一道硬生生的防禦硬打硬扛,顯然是很難抵擋住敵人的進攻,就算能擋住也必定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但如果“以空間換時間”就會輕鬆得多,畢竟敵人裝甲部隊在前進時要面對一大堆鐵絲網、反坦克壕、地雷等路障,而這些路障佈設起來簡單要清除卻十分困難,這其中尤其是地雷。
反過來,這些路障對蘇軍來說影響就會小得多,因為蘇軍在佈設路障或是地雷時完全可以詳細的紀錄下它們的位置,然後有計劃的規避,甚至可以像扎哈卡維奇少校說的那樣……佈設一條或幾條隱秘的道路供坦克通行。
於是,蘇軍在夜裡反攻的壓力就會小得多。
想了想,羅科索夫斯基就讚許的向舒爾卡點頭道:“這個戰術或許是可行的,舒爾卡同志!我的意思是說……它值得我們一試!”
有羅科索夫斯基的點頭,其它軍官當然也就沒有問題,於是馬上就進入詳細計劃階段。
獲得上級許可就由羅科索夫斯基完成。
為了保密,同時也是為了能說服上級,羅科索夫斯基親自回了一趟莫斯科到西方面軍司令部與朱可夫討論這件事……在這一點上羅科索夫斯基是對的,如果他只是在電報裡申請的話,只怕上級會很輕率的回覆“不準後退一步!”
但如果是羅科索夫斯基本人到指揮部向他們解釋,那麼一番敵我對比分析下來,怎麼說他們也會認真思考一下。
羅科索夫斯基更高明的一點是:他先爭取到了朱可夫的支援。
其實爭取到朱可夫的支援並不難,因為朱可夫也是個聰明人,他一聽這個戰術就馬上認識到它的戰略價值。
“很好的想法!”朱可夫說:“它其實就是揚長避短,盡最大的可能將德國人的長處化解於無形,而發揮我軍的長處!”
“是的!”羅科索夫斯基回答。
“如果我們早知道這種戰術並將它用在戰場上!”朱可夫說:“德國人可能根本就打不到這裡……你怎麼想到這種戰術的?”
“或許你知道‘突圍英雄’!”
“當然!”朱可夫回答:“我見過他一次,是個聰明的小夥子!”
“這個戰術就是他提了出來!”羅科索夫斯基感慨道“真不敢相信,他從未在軍校學習過,一個少尉!”
朱可夫有些意外的望了望羅科索夫斯基,然後就笑了起來:“就像我說的,他是個聰明的小夥子,一個天生的戰士……如果他進過軍校,可能就想不出這些天馬行空的戰術了!”
羅科索夫斯基贊同的點了點頭,他也認為這需要天賦。
他們不知道的是,舒爾卡倚仗的根本就不是天賦,而是比別人多得多的知識和經驗。
接著朱可夫就和羅科索夫斯基站在一條戰線上說服布林加寧。